二戰後同盟國準確說是美國為日本戰爭賠償設定的基本原則有兩條:不要求日本賠款,只尋求工業裝置或資源的實物補償;日本戰後經濟應維持民眾合理生活水平。
如果不是菲律賓這個愣頭青不聽話,一直追著要賠償直到今天,而且日本確實已經恢復超越了戰前的生活水平,也不會又引起來艾倫威爾遜的注意。
只要有類似菲律賓這種角色存在,剩下的事情就好辦得多,澳大利亞等國就可以跟進。
要不說艾倫威爾遜一直就說,在日本賠償這件事上,菲律賓遠遠比澳大利亞等國可靠呢。
就連範迪克都認為菲律賓的要求是一個笑話,如果菲律賓要八十億美元的話,那麼國力上更加強大的荷蘭、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每個國家的數字只會比這個數字更高,日本全國都沒有這麼多錢。
四國加在一起都得不到八十億美元,更別提是菲律賓自己了。
事實上池田勇人馬上就前往了美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尋求幫助,因為這個數字過於無禮了,不切實際,日本根本拿不出來這麼多錢。
而同時,艾倫威爾遜邀請菲律賓總統基裡諾,什麼澳大利亞紐西蘭,在這件事上都是不可信的,只有菲律賓才劇本頭鐵的基礎。
“雖然英國不在索賠之列,但從旁邊觀察我也看出來,索賠的成功與否,在於菲律賓的立場。這也是盟友們的共識。”艾倫威爾遜雖然沒有明說,但是也暗示,英國覺得菲律賓的索賠要求合情合理。
但馬上他就話鋒一轉,表示八十億美元這個數字不切實際,“我不是反對這個數字,實際上這個數字都太少了,不管多少錢都無法彌補日軍的罪行和造成的損失。可要看美國人怎麼看,實際上到了現在總統先生的態度,已經令人大吃一驚了。我們本以為只要華盛頓一句話,馬尼拉就不會再鬧了。”
“菲律賓已經獨立了,這件事不能因為華盛頓說什麼,我們就怎麼做。”基裡諾總統一聽沉聲道,“威爾遜先生,我聽明白了,英國其實是支援英聯邦和歐洲國家的,但又不好明面上支援,所以希望菲律賓能夠承擔更大的責任。”
“看透不說透!這對大家都是好事。”艾倫威爾遜心照不宣的笑了笑,揶揄的道,“讓日本人辛苦一些不是壞事不是麼?又不是讓他們去死!”
其實比較當前的生活水平,英屬馬來亞的生活水平其實還比日本好上一點。但總量上確實差太遠了,畢竟日本的人口規模,英屬馬來亞累死都追不上。
“只要能夠達成目的,菲律賓也不在意是否得罪日本,反正兩國有仇。”基裡諾總統算是正式表態,只要能夠拿到賠償,願意被當槍使。
“那麼需要其他國家支援的時候,我會幫忙聯絡的。”艾倫威爾遜點頭,同時也給了基裡諾總統一個承諾,共同立場問題他願意從中幫忙。
既然日本人可以找美國人幫忙,菲律賓尋求英國的支援也是合理的。
其實這算是艾倫威爾遜主動幫忙,這沒有辦法,誰讓他心眼好呢,總是時不時就心中正義感爆發,想要追求匡扶正義的感覺。
有菲律賓這個死硬派衝頭,其他國家就有了更大餘地,要搞定這一次的索賠集團,就要搞定菲律賓,而菲律賓根本不為所動,之前的數字基裡諾總統也知道不可能,但仍然不準備放棄,能拿到一塊是一塊。
面對日本就需要這樣的人才,躲在堪培拉度假的艾倫威爾遜,以絕大的熱忱,關注著每一天的談判,索賠的數字也在反覆拉鋸當中下降。
池田勇人幾乎每一次的會議結束都往美國大使館跑,艾倫威爾遜甚至認為,就算是面對老師吉田茂,池田勇人都沒有這麼熱心,真是一個絕佳的僕從國狗腿子。
華盛頓終於是表態了,同時對索賠國進行施壓,表示要求的賠償數字太高,日本根本拿不出來。
“我十分尊重華盛頓,甚至還記得當初美軍從菲律賓的撤退。菲律賓人民當時是多麼相信美軍能夠保護菲律賓,可惜最終卻被證明是一個錯誤。”
基裡諾總統面對美國大使的施壓,從感情牌入手,指出了美國對菲律賓的安全承諾。
“快把總統的表態告訴菲律賓人!”艾倫威爾遜知道後馬上對妻子說道,“這個時候,他最需要的就是輿論上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