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大英公務員> 第七百零七章 舊識艾福爾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百零七章 舊識艾福爾 (1 / 2)

“功勞不是首相的,還能是誰的呢?難道是蘇聯人的?”艾倫威爾遜一臉的不出所料,對大英帝國廣受世界輿論贊譽,體現了負責任的大國義務,此類的報道感到十分滿意。

這一次來莫斯科,雖然有些風險,但最終是有驚無險,加上抵抗風暴潮的事件,相信工黨內閣的支援率短期內是不用擔心了。

比起最多隻是發發福利的工黨,總是憋大招的保守黨看起來是更愛國,可總是令人不怎麼放心,不管怎麼說,英國這一次從頭到尾在柏林危機期間,應對都十分良好。

柏林危機剛開始的時候,就搶在美國之前表態,現在又為柏林危機的結束做出了貢獻。對歐洲國家的義務都已經表現出來。

到了今天,艾德禮首相就理所當然的應該被所有國家的輿論贊揚。

當然在離開莫斯科之前,艾德禮首相還是對達成共識過程中,仗義執言的意共和法共領導人帕爾米羅·陶里亞蒂和莫里斯·多列士兩人,表達了感謝。

對於西歐兩個最大的蘇聯兄弟黨派,英國當然是希望能夠把兩黨引到議會鬥爭的路線上的,當前這個工作還沒有完成。意共還從來沒有宣告要放棄武裝鬥爭!

法共雖然曾經表態不追求把法國變成蘇聯,但在黨章上也沒有更改為和平議會鬥爭。

這兩個西歐最大的親蘇黨派,一天不正式宣佈放棄武裝鬥爭,在黨章層面進行更改,總是會令人不這麼放心。

化解掉這兩個西歐黨派,自由世界的隱患就會減少許多,本身佔優的實力才能發揮出來。

三月中旬的最後一天,冒險對蘇聯進行訪問的艾德禮一行人,也踏上了歸國的航班。

此時英國以及歐洲各國的報紙,都對艾德禮首相的莫斯科之行推崇備至,已經持續了一年的柏林危機,在這個時候終於出現了終結的曙光。

想要終結當然沒有這麼容易,但總的趨勢是好的,那麼結果就是好的。

與此同時,還有意共和法共領導人帕爾米羅·陶里亞蒂和莫里斯·多列士啟程回國。

不屬於自由世界的輿論力量,也就是蘇聯真理報為首的獨裁力量,也在吹捧兩人的功勞,妄想將終結柏林危機的功勞,從偉大的艾德禮首相身上分下來一點。

這種陰暗的舉動當然不可能得逞,BBC第一個不答應,自由世界的輿論有義務將事情的真相讓自由世界的人們知道,同時還不能過於貶低帕爾米羅·陶里亞蒂和莫里斯·多列士兩人的作用,因為自由世界還希望把兩人的黨派引入議會鬥爭當中呢。

要保留艾德禮首相對柏林危機緩和的重要作用,同時要一定程度上認可意共和法共領導人的作用,這是一個十分考驗功底的標準,也只有BBC才有這個能力兼顧。

從莫斯科返回降落在倫敦機場,各大報紙的記者已經等在那,準備搶佔第一手的報道。

“我帶回來了一代人的和平!”艾倫威爾遜心裡面嘀咕著,要是人在多一點,就很像慕尼黑會議張伯倫首相回來的場景了。

但此時此刻,某種意義上也如同彼時彼刻,熱烈場面是差不多的。艾德禮首相走下飛機的時候也接受了幾個提問,用不卑不亢的口氣表示,英國從來不放棄拯救和平的努力。

“我大英天下無敵啊!”艾倫威爾遜能夠感覺到,大英帝國現任首相的喜悅之情,雖然這種心情被掩飾的還不錯。

在本次的柏林危機當中,英國的表現可以說是盡善盡美,從開始時候的積極應對,到最後抓住機會讓事態緩和都無懈可擊,艾德禮首相得到了這樣的歡迎也是理所應當的。

返回倫敦之後,外交部的工作又陡然忙碌起來,一方面是和美國和法國的溝通,英國絕對沒有對蘇聯做出任何形式上的讓步。同時也闡述了歐洲各國對柏林危機漫長延續的擔心。

艾倫威爾遜還抽空監督了一下東區的改建計劃,仍然是有條不紊的進行當中。

一心二用的艾倫威爾遜,在和麥卡錫通訊的時候,也表達了英國想要從內部瓦解敵人,將意共和法共引到議會鬥爭當中的想法。希望得到美國,尤其是麥卡錫本人的諒解。

“我的朋友約瑟夫,能不能剪除隱患,對未來的自由世界會極為重要。畢竟我們是不能公開對付這兩個親蘇黨派的,還是要把兩個黨派納入正軌才行。如果不是英美在這個問題上利益高度一致,我本不應該在我們的私人信件當中談論這個問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