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賽爾曾經參加過第一次中東戰爭,曾獲“法盧加之虎”稱號,他首先想到的是如何使用大炮。他設想了一個用炮火猛攻叛亂隊伍的計劃。當時,在開羅附近有炮兵,也有彈藥,而在開羅西北的嬌軀營房卻閒置著四十門大炮。
納賽爾立即指派騎兵隊長繆拉帶著兩百名士兵,把大炮控制在手中。
裝備良好的國王隊伍在密探的的引領下,已經控制了開羅的主要街道。他們以為就此達成目的並不困難,於是,在興高采烈的助威當中,舉著旗幟,向到處逃竄自由軍官組織展開搜捕。
納賽爾掌控了這一隻炮兵之後,用炮火迎接了他們。這些以為只是一場抓捕行動的隊伍,完全沒有料到竟然會碰到這種場面,他們被炮火轟得措手不及,只能用步槍還擊。在留下兩百具屍體後,拖著傷員倉皇逃竄了。
這時,另有一股五百人人的隊伍又向納賽爾設定炮兵陣地衝來,納賽爾毫不留情地進行猛烈轟擊,這股叛軍很快就潰散了。戰鬥只持續了一個多小時便結束了。
這些舊王國的軍隊不堪一擊,但是勝在人多勢眾,因為法魯克一世得到了英國的口頭保證很有自信,在電報當中下達手令,讓開羅的軍政長官也感覺到了信心。
雖然一時之間拿不下納賽爾,但是終於國王的軍隊還是很有優勢的,最重要的是,納賽爾只能聯絡到同樣在開羅的自由軍官組織成員,這些成員以中下層軍官為主,誰讓納賽爾也只不過是一箇中校呢。
眼前擺在納賽爾面前迫在眉睫的問題,在於他雖然保證了自己本身的安全。但是卻無法控制電臺,納賽爾聽著電臺的廣播,正在播放法魯克一世的手令,表示自由軍官組織是以色列扶持出來破壞埃及穩定的顛覆組織。
但是經過查明,大部分自由軍官組織的成員,並不知道這個組織的真正陰謀,而是受到了矇騙,他們也並不知道自己所謂的愛國之舉,其實對整個埃及來說有害。
法魯克一世表示對於這個組織的絕大部分成員,他本人將會以教育為主。希望這些愛國的軍官能夠繼續為埃及王國領導的阿拉伯世界貢獻力量。
這個廣播在開羅的大街小巷傳播,納賽爾聽到這個廣播之後就知道完了。電臺播放出來法魯克一世這樣的講話,對於現在的自由軍官組織是致命的。
一旦開羅市民相信國王的講話,局勢的走向就很明顯了,甚至自由軍官組織內部的戰鬥熱情也會被瓦解。納賽爾馬上就知道此地不宜久留。
旁邊的幾個助手相信納賽爾,表示願意為了更好的埃及奮戰到底,納賽爾甚為感動,但卻並不相信,立刻制定了逃離計劃。
法魯克一世的顛倒黑白,讓納賽爾怒火中燒,可是他知道,這就是人家能透過電臺廣播說話,而他沒有發聲渠道的區別。
他相信也可以信賴自己夥伴們的戰鬥力,但是卻無法改變聽到廣播的開羅市民看法。
逃離開羅等待東山再起就是一個現實的選擇,當然戰鬥還是要繼續。
支援國王的軍隊也調集來了裝甲車進入開羅市區,裝甲車走過的街道,得到了開羅市民的歡呼,歡呼的人還不少。
裝甲車的加入,也讓戰鬥激烈了許多,陣陣槍炮聲在開羅響起,伴隨著進攻隊伍的槍林彈雨,交戰的雙方血肉橫飛起來。
嗒嗒嗒嗒——高塔上的機槍向暴露在空地上的埃及士兵瘋狂地射出了密集的彈雨,向同樣是埃及計程車兵掃射,一個個士兵頓時滿身彈孔,被掃倒在地。
到處是痛苦的呻吟、暴戾的吼聲和猛烈的槍聲,飛舞的子彈讓任何地方都不安全。
時間一點一點過去,勝負已經機器明顯,納賽爾決定在包圍圈尚未出現之前離開,實際上早在廣播播放法魯克一世講話的時候,他就已經準備這麼做了。
神情緊張的納賽爾到底是如何逃離的,沒有人知道,但逃離了開羅的納賽爾很有種天下之大,無處棲身的感覺,他能去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