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英國那不過是一個過氣的世界霸主罷了,如果不是蘇聯的威脅太大,美國打完二戰的第一個步驟,就是順勢把英法兩國打包解決。
不過最終在南非進入實質性步驟之前,美國還是斷絕了對南非的支援。同時期美國還空降詐騙島,把詐騙島的核專案給廢掉。
格雷斯能夠聽明白,艾倫威爾遜的意思是,北羅德西亞能夠一直是英國的一部分。
未來英國就有可能以核保護傘的方式覆蓋北羅德西亞,保證北羅德西亞的安全。
還有一個前提就是,北羅德西亞必須保持白人佔多數的格局,英國肯定對保護一個黑人國家沒興趣。
DC3客機在撒哈拉上空失蹤的事情,終於在兩天之後被一些人熟知。黃金海岸統一大會黨領袖恩克魯瑪遲遲沒有回來,讓統一大會黨留在當地的高層擔憂。
這一點戴維斯的電報當中已經進行說明,艾倫威爾遜的回電則表示按照程式,牽頭組建一個跨國的調查報告,最後把推測告知黃金海岸統一大會黨。
跨國調查是前提,絕對不能省略,因為一旦涉及到不同的國家,就容易互相推諉進行扯皮,英國說責任在阿爾及爾的中轉站,法國則可以把責任推到DC3客機上面。
如果一不小心找到DC3客機的殘骸,就表示遇到異常磁場,如果沒有就說DC3客機年久失修,最後拿出來一個空中解體的調查報告。
戴維斯非常認可這個方案,懷著沉痛的心情表示要拿出來一個負責任的應對,開啟真相調查,至於調查結果,無非就是電線短路導致著火,或者發動機被飛鳥撞擊,
當然首先是對當地的統一大會黨領袖進行安撫,兩人的統一的共識是,要著重對恩克魯瑪的泛非主義者支持者進行打擊,如果可能的話,要把泛非主義者邊緣化。
至於艾倫威爾遜本人,則正在忙著另外一件事,簡直把格雷斯這個未來切特尼克的未來首領當成牲口用,因為艾倫威爾遜本人躲在大使館不願意出面。
格雷斯就代替艾倫威爾遜,把他本人對自由軍官組織的調查報告,負責交給埃及國王法魯克一世。表示危險程度已經不是調查可以解決的了,必須對自由軍官組織的成員進行抓捕。既然法魯克一世知道這個組織存在,就應該當機立斷。
“偉大的國王陛下,對於有損於埃及阿拉伯世界領袖地位的自由軍官組織,不是展現仁慈的時候,英國的調查現實,這個組織有可能在策劃一場政變。”格雷斯抵達法魯克一世所在的寢宮之後,表達了一定要出重拳的決心。
“可沒有理由的話,我怎麼說服埃及人民的呢?”法魯克一世陷入了猶豫。
“很多國王就是陷入這種,又想要表達開明,又希望保持權威的猶豫,才給了一些可乘之機。”格雷斯不慌不忙的道,“南斯拉夫王國就是這麼消失的,英國不希望埃及是下一個。至於罪名,自由軍官組織是以色列發展出來顛覆埃及的組織,資金為以色列提供,不過大部分成團都是受到了領導者的矇蔽,然後把領導者嚴懲,對於一般成員進行赦免,倖存下來的人還會感恩戴恩,讓他們進行會過,就對埃及民眾也有交代了。”
提到南斯拉夫王國的時候,格雷斯的態度一下子變得十分複雜起來,哪怕存在語言隔閡,也一下子讓法魯克一世感覺出來,眼前這個外國人非常真誠。
在埃及這邊進行溝通的同時,DC3客機的失蹤,終於被黃金海岸專員戴維斯,上報到了倫敦,倫敦對此十分重視,要求戴維斯和法國進行溝通,對這一次的失蹤發起一場聯合調查。
倫敦的指示和艾倫威爾遜判斷的一模一樣,已經有了腹稿的戴維斯當即表示沒問題。自己馬上會和法屬阿爾及利亞和法屬馬裡進行聯絡,讓當地殖民政府協助,尋找DC3客機的下落。
黃金海岸人民的心是沉痛的,他們失去了一個領袖,就連戴維斯和英國殖民政府也非常沉痛,當天行政公署的酒精存貨都下降了不少,黃金海岸人民痛失領袖的悲傷,殖民者也感同身受。
不過作為文明世界的一員,他們不會把悲痛表現出來,只能用酒精麻痺自己。似乎只有這樣才能讓內心的痛苦緩解一些。
砰!推杯換盞當中,行政公署內的殖民者拿出了共識,要再接再厲,將恩克魯瑪的支持者徹底打垮,換上溫和派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