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曼·布魯克還問及了在馬來亞的管理經驗,並不是正面詢問海外專員在吉隆坡的會議。但同樣是關心大英帝國的利益。
兩人還就沒有結束,但明顯已經不是很激烈的朝鮮戰爭進行了討論。
因為艾倫威爾遜本身就在亞洲,所以諾曼·布魯克很重視這個下屬的意見。
“根據美國那邊的公開訊息,今年美國財政仍然是盈餘。”艾倫威爾遜從公開訊息上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雖然沒有戰後頭幾年這麼誇張,但可以判斷的是,半島上的戰爭對美國國力沒有顯著影響。我也不是說這場戰爭沒有作用,但對美國來說,問題不大也是真的。”
這完全是實話實說,戰後美國的財政盈餘一直到一九五七年,負擔一場區域性戰爭對當前的美國而言,還真不是多麼困難的事情。
“這樣,世界大戰對美國還真是一個巨大的積累呢。”諾曼·布魯克微微皺眉道。
“尊敬的爵士,對美國影響不是很大,但世界並非是靜態發展。美國對決的不過是蘇聯集團的二號強國,在美國打仗的時候,蘇聯可一直在發展。”
其實問題在於這裡,美國大打出手的同時,蘇聯可憋著勁發展呢。雖然這一場戰爭並沒有影響到美國本身的國力,但蘇聯卻可以藉助這個時間拉近差距。
現在值得慶幸的是,英國沒有摻和到這一場戰爭,比起歷史同期已經算是好運了。原本的歷史上,英國參加朝鮮戰爭讓英國剛剛轉為盈餘的財政再次變成赤字。
美國國力在那擺著,二戰大補丸吃過頭了流點血沒事。英國本身就在二戰大出血,這一下直接把工黨內閣弄下臺了。
和諾曼·布魯克這個內閣秘書,談及朝鮮戰爭對美國的影響,其實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英國也在評估這一場戰爭,對美國的國力是否有影響,如果有重大影響。會不會影響到整個自由世界的實力。
雖然兩人的話語當中也有些幸災樂禍的意思,但處在整個世界的角度上,一旦美國被重創,誰能攔得住蘇聯解放全世界?
艾倫威爾遜給出的判斷是,經過這一場戰爭美國國力不會出現消耗,失去的並非是國力,而是其他國家從戰後恢復的時間。換句話說美國還是那麼強,但其他國家也可以從世界大戰的重創中喘口氣。
諾曼·布魯克點頭,算是認可了這個判斷,再次表示奧運會的事情他會關注,最後兩人就結束了這一次的對話。
回家之後,作為一個誠實的丈夫,艾倫威爾遜自然把全部事情和帕梅拉蒙巴頓和盤托出。
“美國的國力在一場戰爭中沒有損耗,怪不得你對這個國家一直這麼警惕。”帕梅拉蒙巴頓聽完輕輕一嘆,話中也有一些羨慕的意思。
曾幾何時,這種正面應對任何挑戰者的角色,也屬於英國。但現在似乎已經沒有了。
“美國要是吃一次大虧的話,說不定未來會收斂一些。這不一定是好事!”艾倫威爾遜張了張嘴,用福禍相依的思維和妻子如此說道。
對美國造成重創,把戰爭力道完全傳導到了本土的戰爭當然是越南戰爭。
美國的實力在越南戰爭中遭到很大的削弱,在國內陷入空前的經濟、金融和政治危機。尼克松就任總統後,對外政策做了調整。在一九六九年,尼克松在關島提出美國收縮戰線、越南戰爭越南化、用亞洲人打亞洲人的“新亞洲政策”。
輿論稱之為“尼克松主義”。是美國調整海外義務,以及與其盟友的關係,還包括對中蘇政策的總方針。即實力加談判。這即是美國霸權衰落和遏制戰略短期結束表現,也是美國戰略的一次重要調整。
這一次的朝鮮戰爭,美國只是把一部分二戰的紅利讓出來,實力未損。自然對再次介入越南的戰爭沒有記性。這一次要是真把美國打疼了,說不定美國就會對介入越南戰爭更加謹慎。
總的來說有好有壞,事情的發揮大多以雙刃劍的模式表現出來。如果英國知道當初獨立的北美十三州對這麼對待自己,把就算把美國人殺光了,也不可能讓它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