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雁行模式其實破產的很早,戈地圖上臺的一九八五年,美國正式逼迫日本簽訂了廣場協議,這是美國開始正式對遏制日本進行佈局。
以此強迫日元在此後升值一半,由此導致大量日資實體企業由於產品競爭力下降,企業由此陷入不景氣不得不大舉出售股份和資產,而收割者恰恰是美資。此後由於實體經濟不景氣大量資本流入日本樓市導致地產瘋狂膨脹,大量美資乘機進入日本樓市又撈了一筆。
一九九零美資突然大舉撤出日本樓市,日本房地產泡沫就此宣告破裂,日本銀行壞賬達六千億美元,這之後日本迎來了長達還不知道到底多少年的經濟停滯。、
幹掉了日本本土的經濟之後,美國開始騰出手對日本的雁行模式佈局進行收割。在一九九七年完成收尾,在此期間索羅斯還狙擊過一次英鎊。
在腦海當中梳理了一遍,艾倫威爾遜就能有一個印象,從戈地圖對著美國下跪開始。美國就開始收割自己的盟友,連英國都不例外,更何況是日本。
有過一次教訓,艾倫威爾遜相信,一九九零年的英國,一定會對冷戰中過於貼近美國後悔,可後悔也沒用了,那時候的英國已經失去了所有殖民地,面對美國已經再無反抗能力。
但是現在不同,在一九五零年的世界,英國還是可以謀劃的。英屬馬來亞的面對日本雁行模式的破解,說來說去還是要依靠華人。
當前英國手中有兩個在東南亞的優勢,第一個優勢是英屬馬來亞的地理位置,先不說馬六甲海峽的重要性,把中南半島包括進來,連同菲律賓和印尼在內的島國。英屬馬來亞也處在絕對的中心位置。
第二個已經出現的優勢,就是現在英屬馬來亞有著四百萬平方公里的東南亞當中數量最多的華人,並不僅僅是英屬馬來亞這個殖民地存在華人。東南亞普遍存在華人,殖民東南亞的歐洲國家在對待華人的態度上大同小異。
都是以華人來作為制衡殖民地土著的王牌,這個過程當然是反覆的,一旦發現華人尾大不掉也會展開清洗,但又因為白人殖民者人數不夠,最後還是要依仗華人族群。
如果艾倫威爾遜能夠繫結英屬馬來亞的華人,就能夠在周邊透過華人的親緣關係,引導英資進入周邊國家。這是日本所不具備的條件,東南亞國家不敢說完全沒有日裔,但和華人相比數量上杯水車薪。
一旦能夠頂住日本的雁行模式,就讓日本少了大半的市場,日本能夠抓在手裡的就只有韓國了,廢掉雁行模式,也是一個扯後腿的辦法。
“看來未來三十年,不但每件事都佈局在日本前面,連產業轉移也要比日本快才行。”
艾倫威爾遜一邊對應當前日本的狀態,一邊回憶日本的發展趨勢,按部就班的和日本拼紡織業、五十年代拼鋼鐵、六十年代拼搏家電製造這個套路是絕對不行的。
紡織業和鋼鐵必須同時上馬,現在就應該把兩個不太需要人口素質的產業發展,搶先一步對周邊地區進行傾銷,最為合適的地方,就是菲律賓。
搶在日本的雁行模式的之前,先把位置佔住,才能頂住日本的之後產業轉移。
差不多稍微了有了明確目標的艾倫威爾遜,正準備好好琢磨怎麼對日本拉仇恨,恰在此時帕梅拉蒙巴頓發回了電報,表示已經和澳大利亞政府談妥了鐵礦石出口的事情,詢問未婚夫最近的生活是否順心。
順心是順心的,不過英格麗·褒曼的發揮,在艾倫威爾遜心中十分重要的未婚妻,沒有這個必要知道。
於是馬上,艾倫威爾遜就搭上了前往澳大利亞的彗星客機,一天之後已經降落在了珀斯國際機場,因為澳大利亞鐵礦的發現,珀斯也開始得到了發展的機會,已經開始出現了追趕東部三強墨爾本、悉尼、堪培拉的步伐。
帕梅拉蒙巴頓目前就在珀斯進行投資,當然了,還帶著一直跟著的瑪格麗特公主。
對於未婚夫的上門,帕梅拉蒙巴頓自然是歡呼雀躍,詢問颶風行動之後的心情。
主動上門的艾倫威爾遜自然是報喜不報憂,不對,根本就沒有憂,詢問未婚妻當前鐵礦的事情,帕梅拉蒙巴頓也知無不言,“勘探人員告訴我,我們控制的礦區可能超過五十億噸的鐵礦石。”
五十億?艾倫威爾遜心說這都說少了,哈默斯利嶺光是百分之六十以上品質的鐵礦石就超過兩百億噸,真當礦山上的國家是開玩笑的?
有了帕梅拉蒙巴頓的帶頭作用,大量國內的資本伴隨著貴族們進入澳大利亞,當然很大一部分的資本選擇的同樣是西澳大利亞的珀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