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公館,陳楚做了一番安排。
李麗質會心一笑,說道:“老公啊,我猜想那鄭氏,現在最後悔的事,就是當初執迷不悟,竟然敢跟西大唐公司叫板吧。”
當初,鄭氏要不是一意孤行,先是囤積布匹,後來又高度模仿西大唐公司,想把西大唐公司整垮,又怎麼會有現在的困境。
陳楚搖搖頭:“此乃大勢所趨,並非人力所能為也……”
就算陳楚現在不出手,待到將來,科舉制度成熟,皇權進一步加強時,像鄭氏這樣的大士族,也會泯然於眾人的。
到了後世,別說有錢人,就是權傾朝野的大臣,要被砍腦袋,也是皇帝一句話的事。
現在的李二治天下,還要仰仗大臣,宰相,可到後世,連宰相都取消了,到了滿清入關之後,軍機大臣稟奏事情,都要全程跪著,哪像現在,大臣們在李二面前,都有機會坐著,甚至不用跪拜。
陳楚要幹鄭氏,也是順應李二的心思。
不然,李二如何會答應李麗質進宮時的提議。
……
……
鄭氏。
鄭成棟以下,鄭家能說得上話的幾十人,在前廳外,神情肅穆地看著一個太監。
這太監是內侍省的一名官員,長得白白淨淨的,面色肅穆。
以往,也有太監到鄭氏宣旨,但都要堆滿笑容,小心翼翼,因為,那時候的鄭氏,家大業大,不敢招惹。
可眼前的太監,卻是連笑容都沒一個。
有訊息的人都知道,鄭氏這次只怕是完蛋了。既是如此,還用得著給什麼面子。
白淨太監清了清嗓子,拿起黃色的敕旨,高聲念道:“敕曰:滎陽鄭氏,不自量力,拉攏商賈,聚眾達上前,有不臣之心,然皇恩浩蕩,不追究此事,此次,因鄭氏而起的長安城之亂,人心惶惶,百姓受害,令鄭氏月中之前平息此事,否則,將由京兆府出面,平定亂子。”
鄭氏上下,全都如遭雷劈,呆立原地。
這敕旨,主要有兩層意思。
第一層,鄭氏借棉布,開設加盟店,有拉幫結派之嫌,這是想造反啊。
第二層,此次亂子,都是鄭氏惹出來的,朝廷不會出手幫忙,而是給半個月時間,讓鄭氏自己處理乾淨,半個月內要是處置不當,京兆府就會出手,那時候就不是幫忙了,只怕會抄沒鄭氏的家產。
這大帽子一扣下來,誰能頂得住啊。
而且,這敕旨還要昭告天下,天下人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