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聲音清冷,有些得意。
鄭氏剛出亂子,他就得到訊息了。
隨後,無數商賈去圍攻鄭氏府邸,李二直接下令,京兆府,長安縣,萬年縣,以及武侯鋪,不得出手。
於是,鄭氏就整日被人圍攻,官府卻視而不見。
鄭氏扛不住,於是就讓與自己有聯絡的朝中官員來求李二。
可惜,李二根本不吃這一套。
他對五姓七望這樣的大士族有想法,也不是一兩日了。
他以前是投鼠忌器,不敢隨便動手。
如今,鄭氏遭難,他又怎麼會不痛打落水狗。
就在這時,長孫無忌,王珪等大臣,聯袂而來。
李二給幾人賜座。
李二看向眾人,問道:“諸位愛卿,你們可是為鄭氏的事情而來?”
王珪急忙說道:“陛下英明,臣等有什麼事都瞞不過你……陛下,如今,長安城亂糟糟的,當初,鄭氏與西大唐公司對抗,竟然作保,讓加盟商賈們賺錢,如今,鄭氏遇到麻煩,那些商賈非但不體諒,反而咄咄逼人,讓陳楚兌現承諾,事情已經鬧大了,光昨日,鄭氏就被打傷了十幾個人……這麼下去,可不是辦法,據我所知,鄭氏已經拿不出一文錢來賠付了,懇請陛下為了長安城的安定,以朝廷的名義,出面安撫商賈,給鄭氏一些時間……籌集錢財,彌補商賈們的損失!”
李二聞言,面色有些古怪,問道:“王愛卿,你這可是為鄭氏當說客?”
在場的人都知道,王珪有幾名得意門生,可是鄭氏的人,而且都是朝廷官員,現在,李二不見那些官員,卻不得不見王珪這樣的老臣。
看來,這次鄭氏下了血本,竟然請出了王珪這種重臣。
王珪老臉一紅:“陛下……這……是也不是,我主要是為了長安城的安定。”
房玄齡在一旁說道:“陛下,鄭氏的確該死……但,這幾日,鄭氏在長安城的商鋪,遭遇搶劫,打砸,放火,的確造成了人心惶惶,此事,只怕還需要京兆府和武侯鋪出面,穩定一下局勢才行……”
李二揉了揉太陽穴,說道:“此事,關鍵在鄭氏,只要鄭氏能兌現當初的承諾,那些商賈自然不會鬧事……現在,若是打壓這些商賈,朕於心不忍啊,他們都是當初受鄭氏矇騙,現在遭受了損失的受害者啊……”
王珪等人瞠目結舌。
沒想到,皇帝竟然為那些鬧事的商賈說話?
王珪趕緊說道:“陛下,鄭氏也想盡快平息此事,只是,鄭氏此前拉攏加盟商賈,然後又擴建棉花廠,而後又在吐蕃損失了十多萬貫,現在,已經拿不出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