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的人都笑。
眾人心急如焚,恨不得立馬就去找那個叫薛仁貴的人。
但是,大家沒走。
沒走的原因是,還想看看陳楚接下來的表現。
李二見陳楚不說話,於是問道:“陳楚啊,你就沒有什麼要對朕說的嗎?”
陳楚一頭霧水。
不是你叫我來的嗎?
什麼叫我要對你說的?
他有些傻眼地看著李二。
李二期待地看著他。
看樣子,自己不說點什麼,這氣氛只會越來越沉默,越來越尷尬了。
於是陳楚撓撓頭,看著這紛紛揚揚的大雪,突然說道:“父皇,我……我想說的是,大唐和吐蕃,只怕近期內會有一戰啊……”
啥?
這根本不是李二和長孫無忌等人要的答案。
大家本來是等著陳楚來求饒的。
誰知這小子非但沒有求饒,竟然還冒出這麼一句。
長孫無忌不高興地說道:“陳楚啊,你可不要胡說……”
陳楚擺擺手,分析道:“長孫大人,我可不是胡說,想當初,吐蕃使臣色諾工贊出使大唐,本是來耀武揚威的,最後卻灰溜溜回去,還輸了戰馬牛羊,按照約定,過年之前,色諾工贊要將戰馬牛羊送到長安,過幾日就過年了,卻連一匹馬的影子都沒見到,這說明什麼……說明吐蕃根本不想給,既然不想給,那就只有打一架了……我聽聞吐蕃的贊普乃是松贊干布,此人年紀輕輕,卻只用了短短几年時間統一了吐蕃,兵強馬壯,雄心勃勃啊……”
在歷史上,松贊干布的確是一位雄主。
此人在迎娶文成公主之前,已經和大唐交手過多次。
一開始,大唐並未將其放在眼裡,所以吃了不少虧。
只是,陳楚的話,卻不能讓人信服。
在場的眾人,包括李二在內,都以為陳楚是危言聳聽。
兵部尚書侯君集解釋道:“陳楚啊,你也太小看我大唐軍隊了,邊關四處有軍隊鎮守,而且有無數斥候在探聽吐蕃的動向,到現在,仍未接到邊關急報,正說明兩國相安無事啊。”
禮部尚書陳叔達說道:“陳楚,你可不要仗著陛下寵信,就胡言亂語,幾日前,禮部才收到色諾工贊送來的書信,他解釋說天寒地凍,大批的戰馬和牛羊,還在路上,耽誤了行程,開春後,一定送到長安,你看看,這是要與大唐起戰事的樣子嗎?”
李二也說道:“陳楚,幾位愛卿言之有理,以後這樣的話,可不能亂說,若是被有心人知道,還以為你要挑起兩國的戰爭,明白嗎?”
沒有一個人選擇相信陳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