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槐不禁看得微微緊張,可又不敢不接,知道自己勸不動大將軍,也只能無聲的退下先傳手諭再說,自有太后娘娘和尹夫人可以勸大將軍。
於是郭槐退下。
尹雨柔卻又不禁看得美目激動發直了,自不可能是不識字的,而不僅識字,也同樣可說是一小小才女,只不過才沒有用在正道上,從前都用在女扮男裝上了。
至於給趙治研磨也是不可能研磨的,反而是身旁的宮女負責研磨,眼睛偷偷觀看大將軍還在寫什麼,反正又出不去宮,瞬間看清也是不禁心中莫名激動。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明顯大將軍是為遼國而寫?僅僅開頭一句,便讓兩人都已是彷彿看到北國遼國壯麗的雪景。
大將軍又為何要為遼國寫詩?不是都要帶兵出征北抗遼國了嗎?
緊接再一句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頓時就是縱橫千萬裡,一股大氣磅礴之勢撲面而來,讓兩人都是心中忍不住的激動,而郭槐則就緊張發愁該怎麼勸大將軍了,反而沒注意趙治又寫了什麼。
於是郭槐為難一下,尹雨柔和旁邊的宮女則都是不禁看得安靜激動了。
再緊接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更加曠達豪邁的意境,也讓兩人都彷彿看到了遼國的雪景,更有一股說不出的帝王之氣。
欲與天宮試比高,究竟是那山舞銀蛇,還是那原馳蠟象?又或者是大將軍欲與天宮試比高?除了一代帝王,何人又有氣魄寫如此之詩,欲與天公試比高?
尹雨柔看得忍不住激動,一旁淹沒的宮女同樣不禁莫名激動。
郭槐退下,趙治也不禁繼續往下寫,卻是後世比較喜歡的一首詩,眼下雖然不算應景,但卻適合送給太后劉蛾。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先是大將軍要親征北國,大氣磅礴的帝王之氣,接著又突然溫柔下來,須晴日,看紅妝素裹,分外妖嬈,大將軍卻也有溫柔憐香的一面。
至少尹雨柔和宮女都是這麼理解的,不管是不是這麼個意思,兩人就都理解這麼個意思了,大將軍突然對自己,對太后娘娘,對自己女子溫柔下來了。
紅妝素裹,分外妖嬈,形容的不就是自己大宋女子麼?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瞬間畫面再次一變,兩人也都彷彿看到了整個壯麗的江山,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大將軍分明是有一統天下之魄!
但緊接趙治卻不由猶豫一下,繼續抄下去道: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能不能寫宋祖?猶豫一下似乎也沒有什麼不能寫的,反正就只是送給劉蛾的,跟那位太祖趙匡胤相比,至少自己收服了西夏,俘虜了遼國十萬鐵騎,讓遼國完全無可奈何。
而且自己還更發明了電,發明了炸藥火炮,甚至火槍都已經研製出來,只要炸藥研製出來,剩下地雷、手榴彈自也都出來了。
更讓大宋的國庫收入提升十倍,讓整個大宋都富裕起來了,讓更多的百姓有飯吃有衣穿,就說那唐宗宋祖相對自己稍遜風騷,應該也說得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