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百官明顯也都想趙治了,依舊趙治剛一進大殿,從門口百官開始,便都是一個個恭敬施禮,沒有任何人敢絲毫怠慢。
“大將軍請。”
“大將軍。”
“大將軍請。”
“大將軍請。”
……
所有百官幾乎同樣的恭敬一禮,包括包拯、范仲淹,尤其是樞密使王曾,和宰相王延齢等人,明顯都是無比的殷勤。
趙治則沒有多少變化,當然整日的忙碌,自也是多少有點變化的。
太后劉蛾則是從後殿進,直接進到高高鳳座的垂簾後,所有百官都是隻能看到簾後的身影,卻連劉蛾身影輪廓都看不清。
王延齢、尹若朝都是眼觀鼻鼻觀心不動聲色,但太后劉蛾為何要如此遮遮掩掩?難不成是真懷了大將軍的孩子不成?
如果真懷了大將軍的孩子,那大將軍也就有後了,這時機也差不多成熟了。
所有百官都是忍不住各有所思。
片刻後,簡單的朝會很快說完,太后劉蛾也是直接吩咐郭槐將銀票紙幣發給百官觀看。
明顯金銀已越來越無法承受大宋每日數額龐大的流通,正需要更快捷方便的紙幣銀票代替。
可如果用紙幣銀票的話,那大將軍豈不是想印多少印多少?然後用印來的紙幣,掠取百官商賈百姓手中的銀錢?
自也有百官心中忍不住不動聲色的顧慮。
結果將紙幣發下去,趙治便也不由親自解釋一下道:“這種銀票紙幣,並不是隨便想印多少印多少,而是有多少黃巾銀兩對應,便印等額的多少錢幣。
銀兩也依舊可以用來交易買東西,只要自己不嫌麻煩的話,就是從今往後購買聽雨樓皇家用品,都只能用這種銀票紙幣。
至於怎麼得到這種紙幣,很快聽雨樓位置就會開一個大宋皇家銀行,即拿多少錢,就可以兌換多少的的紙幣,然後就可以用來買聽雨樓的皇家用品。
另外還會就銀票紙幣立一法,任何人膽敢偽造紙幣,都是觸犯大宋律法,根據偽造數額不一,最終可叛死刑。不知大家可有何意見?”
大將軍要發行銀票紙幣,而且還已經是勢在必行,自沒有人敢阻攔,剩下就是通行問題,你大將軍可以發行,但我們也可以不用。
然而不想話音落下,正當所有人都忍不住各有所思時,王延齢卻又是第一個毫不猶豫站出,道:“啟娘娘、大將軍,銀票紙幣代替銀兩已是勢在必行,老臣自沒有意見。
但這銀票紙幣上,當還需印上大將軍的頭像,不然老臣斷不同意!只要印上大將軍的頭像,老臣便帶頭將家裡所有的銀兩,全部兌換大宋的銀票紙幣!”
說著王延齢竟恭敬的拜倒一個頭磕下,再不起身,明顯太后娘娘不同意,老臣今日就不起了。
但一眾的百官眼見,許多人心中則都是忍不住暗罵一句,這老貨真是為了相位臉都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