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哥,我走後,把咱家織作坊的分成退出來,該說的我都寫在信上了,照我說的做。”
“是,侄兒記下了,錯不了。”
“靖哥,我走後讓孩子們回來丁憂,為我守孝,沉澱三年再入朝堂,希望這次能替你們躲過朝堂爭鬥。”
“嬸子,您別替我們擔心,我們都大了,沒事的。”
“傻瓜,皇帝也老了,孩子們大了,要爭那個位子,我很擔心在京城的孩子們,我怕他們捲進去。靖哥最後一次,就靠你了。”
“是,您放心。”
李靖背過身去,眼圈紅紅的。
秀娘到底還是熬了快三年,欣兒生了一個兒子,她得了訊息十分開心,於夜裡含笑而逝。
她去世後李靖召回家族兒郎回家鄉守孝。
孩子們從四面八方匯聚趕回家鄉守孝,無論是什麼輩分,不分親疏遠近,很多人都來送秀娘最後一程。
周乙李睿向皇帝呈上奏本,捐獻銀兩十萬兩,以及緙絲圖一副。
皇帝龍顏大悅,對李家周家讚不絕口。
這十萬兩就是這些年織作坊和酒坊賺來的一部分利潤,這是秀娘考慮再三後做的決定。
希望死後再護佑李家和哥哥們一次。
李睿懇請皇帝放自己丁憂,他想回家為嬸母守孝,若沒有嬸母教導自己沒有今日,無論如何他都要回去守孝的。
皇帝雖然不情願但還是同意了,放了李睿兄弟回家鄉丁憂。
周乙因為妹妹去世悲痛不已,病倒了,向皇帝第三次呈交退仕奏本。
考慮到周乙年紀確實很大了,加上最後一次送禮,表明了李家周家的忠心,確實沒什麼貓膩和不軌之心,就連錢也沒多少了,皇帝才允了。
周乙辭官後收拾一番,就帶著老妻回家鄉了,打算回家休整一段時間,可能回去教書。
他心裡也慶幸聽了妹妹的勸告,不然皇帝還真可能留了一手轄制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