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冷香盈袖> 番外十九 彩袖殷勤捧玉鍾,當年拚卻醉顏紅(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番外十九 彩袖殷勤捧玉鍾,當年拚卻醉顏紅(上) (1 / 2)

靈州戲館牡丹坊就是南禧街上的頭一份兒,紅紅火火了這些年,從沒聽說過什麼大風大浪。要非得說個一二,便是前幾年街頭建起來一座青鸞臺——那兩三年,牡丹坊座上聽戲的人少了許多,人人都搶著去看鴛鴦姑娘的一支舞。

也是,那位青鸞花魁的容貌風姿誰人不知,誰人不曉,又誰人不愛呢?

只可惜了,紅顏命苦,碰上的偏偏是那宋小生,宋玉箋。青鸞臺的鴇母氣得砸了個上好的茶杯,終歸也只能眼熱,戲館裡的鑼鼓又開始熱鬧喧天,一天天愈見花團錦簇,烈火烹油。

宋小生藝名玉琳琅,是以更多人管他叫聲“玉哥兒”。傳言道,他一曲啟明長安辭名動靈州,真個是餘音繞樑,蕩氣迴腸,直叫人三魂七魄都被勾了去。而且,這玉哥兒登了臺子,唱起戲來,可謂雌雄莫辨,嫵媚非常。

據傳,鴛鴦姑娘氣不過,曾經偷偷跑去聽了場戲,坐在臺下,起初還咬牙切齒,暗暗不服,待瞧完了這宋家玉哥兒的唱唸做打,自己反倒被迷了心竅,直嚷著要從良,要改學戲。青鸞臺的鴇母更氣惱了,再不許樓裡的姑娘踏進戲館子半步——“同樣是賣弄皮囊的營生,幹嘛非要搶了我的飯碗。”

如此個妙人兒,身上自少不了傳聞,江南水鄉都傳,這宋小公子精通易容之術,從不以真面孔示人;也有人說,宋小生是妖怪,精通妖異幻術,才長出那般傾國容貌,所以啊,非男非女,真假莫測。

更不要說,宋玉箋的身世也是撲朔迷離。

那是長安元年,天降大雪,數日不停,好不容易見了個晴天,牡丹坊的頭牌申姑娘出門燒香,在南城門外撿到個襁褓嬰兒,天寒地凍地已經沒了哭聲。當年的申姑娘已到而立之年,膝下無子,見嬰兒可憐,一時心生憐憫,才將他抱了回去撫養。

似乎某年來過一個遊方術士,說這小小孩童與從前的邊關動亂有關,可是誰有說得清呢?看熱鬧的人眾說紛紜,都道萬一說不準,這孩子就是個外族餘孽……

戲幕起落,十餘年的光景也就過去了。申姑娘逐漸年老,成了牡丹坊的申媽媽,小孩也長大了,成了新的頭牌。咿咿呀呀的曲兒整天響個沒完,玉琳琅的名頭也愈發大了。

月上中天,熱鬧又一天散去,宋玉箋悶聲趕走小廝,脫了斑斕戲服,將眼角的胭脂油彩擦洗乾淨,隨意挑兩根烏油油的檀木簪子挽上頭髮,披上一件寬大的墨綠外衫。他踱步出門,合了門扇,轉身正對上院中美人榻。一個女人慵懶坐在其上,手裡拿著個小小的不知什麼東西。

“嘖嘖……好歹也是牡丹坊頭牌,穿這麼寒磣,你要去幹什麼?”

這女人看著有些年紀,仍然氣度不減,可想而知正是申媽媽。她放下手,上下打量了玉哥兒幾眼,毫不掩飾言語間的嫌棄。宋玉箋這才看清楚,申媽媽手裡拿著的,是一隻不足掌心大小的青玉蟾蜍。

哦……三腿蟾蜍背銅錢啊,祈禱送財的吧?想到這處緣由,玉哥兒偷偷彎了彎嘴角。

“胭脂用完了,小廝不識貨,我自去買一點,順便帶點橋西頭的點心。媽媽有什麼吩咐?”他放下身段,掛上滿臉謙卑的笑。

申媽媽眼皮抬了抬,斜盯著他道:“沒什麼,早點兒回來,好好睡一覺,明兒有個官爺找你唱戲。”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