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舊年規矩,神皇陛下會在最後一場道戰露面,修道界真正的大物若出現也只在那時。參加梅會的修道者都知道這一點,按道理來說他們應該很平靜,但很多年輕弟子、甚至帶隊師長的臉上都流露出了失望的情緒。
因為天近人沒有出現。
傳聞那位能夠斷人生死前途的神人已經來到朝歌城,並且會點評參加梅會的弟子。人們當然期待能夠在梅會上看到他的身影——就算不能在梅會上獲得優勝,能得到這位神人指點迷津也是極大的福緣。
。。。。。。
梅會是修行界最重要的盛會之一。
參加梅會的都是年輕人,並不是修行界最重要的人物,但他們當中必然會有人成長到那個程度。過往無數年的歷史早已證明了這一點——除了軒轅真人,如今在大陸呼風喚雨的大物都曾經在梅會上展現過自己初次的鋒芒。
舉世矚目的盛會擁有一個平淡無奇的開頭,和親王宣告之後,便有數十名來自各宗派的年輕弟子來到最中間的那片寒臺上,衣袂隨風而起,悄然無聲。
琴棋書畫道,萬物皆能入道,梅會最重要的一項比試是最後舉行的道戰,今天則是第一項——琴道之爭。
修道者的琴道比拼自然與凡世間那些樂家比較琴技不同,除了琴聲動人更有別的評判標準,參賽者也並非全部操琴,寒臺上的年輕修道者拿著的樂器各自不同,有吹奏洞簫的、有彈琵琶的、有吹古泥壺的,有吹茄的,甚至還有一位沒有帶樂器,看來竟是準備高歌一曲。
琴聲如泉水般叮咚響起,隨著一位白衣少女抱著古琴勇敢登場,梅會正式開始,此後樂聲便再無斷絕。
最開始登場的參賽者,大部分都是出自不出名的小宗派,在樂器上的造詣卻著實不凡,琴聲動人,簫聲悠遠,便是朝廷裡那些最出名的樂家大概也不過如此。但最上方那座寒臺始終安靜,無論是和親王還是果成寺的高僧都沒有做出任何評語,更不要說是禪子本人。
各家宗派的修道者反應也很平淡。
直至大澤一位書生模樣的弟子登場,眾人才來了些精神。
名門大派果然不凡,隨著書生摺扇歸腰,琴聲自指尖流淌而出,天地氣息竟然生出感應,山風依然清冷,風卻停了下來,寒臺四周的梅花上隱隱結上一層凝露,在陽光照耀下閃閃發光,看著如晶石一般,十分美麗。
大澤書生一曲罷了,四方寒臺上終於響起了喝彩聲與掌聲,緊接著,隨著各大宗派的年輕修行者紛紛登場,天地異象不斷出現,隨著曲聲有風起,有雨落,待向晚書代表中州派拎著洞簫登場,更是吹得天落雪花,梅樹更傲。
。。。。。。
喝彩聲響起的頻率越來越密集,讚歎聲也越來越多,但依然還是有些人不曾動容,甚至可以說完全不在乎。
有些目光忍不住落在凊筠宗師徒們所在的寒臺上。
凊筠宗師徒便是漠不關心的典型代表。
與別的修道宗派不同,凊筠宗對於那些所謂能夠煉養道心的手段不屑一顧——這裡說的便是琴棋書畫,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凊筠宗本就是朝天大陸修道界的異類。
在朝天大陸修道界的記憶裡,凊筠宗極少參加梅會前四項的比賽,只是多年前,現在的清容峰主南忘參加過一次琴道之爭,並且出人意料的拿到了那一次的優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