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玖似無所覺,繼續說道:“當年雪國南下,皇朝正統中斷,世間大亂,百姓流離失所,生靈塗炭,更有匪兵當道,以難民為軍糧,你師叔剛好下山,三個月內連殺四萬人,燒了十七家匪寨,世稱烽火連三月,然後她才有了這個名字。”
聽著這段往事,大殿裡鴉雀無聲,人們震驚想著……這是真的嗎?
這些往事已經過去了太多了,早就已經成了無人知曉的秘密,比如莫惜就從來沒有聽說過,下意識裡反駁道:“你瞎說什麼?我師叔性情溫和,怎會行事如此……如此……”
她忽然發現不知道該用什麼詞來形容這個故事裡的師叔。解救萬民於倒懸,這自然是傳奇,但三個月時間便殺了四萬匪兵,那些匪兵裡只怕還有很多是被裹脅的難民甚至是婦孺,這又該怎麼評價呢?
年輕的修道者們不知道這些往事,並不代表著老一輩的修道者也不知道。
崑崙長老沉默不語,根本不想回憶那個混亂的年代。
西海劍派長老想著當年的那片血海,不禁微微色變。
果成寺老僧無奈搖頭,示意莫惜這些事情都是真的,莫要再說了。
莫惜急了,說道:“反正我師叔殺的都是惡人!”
么松杉冷笑說道:“難道我師叔殺的都是好人?”
。。。。。。
凊筠殺人,就是除惡。
這是很多修道者與絕大部分普通百姓的天然認知。
這就是正道大派的底氣或者說底蘊,只有無數年的功德積累才能營造出這等不容撼動的形象。
施豐臣知道自己再也沒有辦法捉拿對方歸案。
就算他想冒天下之大韙,調動神衛軍與朝廷強者來辦案,也沒有任何把握。
西海劍派一定會保持中立,果成寺、大澤這些宗派肯定會站在凊筠宗一方。
中州派與水月庵不要看曾經發聲,但真遇著朝廷與凊筠宗相爭,也絕對不會站在朝廷這邊。
更何況他這樣層級的官員又有什麼資格代表朝廷呢?
“這件事情我會報知皇宮。”
他看著趙洛月說道:“我一定會向你要一個交待,哪怕是一聲道歉。”
——哪怕要付出生命為代價。
他默默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