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弟子叫做林英良,是柳詩隋在甲課裡的同窗,同樣隨顧寒學劍,也是被兩忘峰看好的弟子。
不知道他這時候站出來挑戰柳詩隋,是兩忘峰的安排,還是他自己不忿柳詩隋得到的關注太多。
“林師兄請。”
柳詩隋抱拳,飛劍靜懸於雙手之前,這便是平劍之禮。
對於林英良的主動挑戰,他有些意外,但很快便回覆了平靜,眉宇間更看不到慌亂的神情。
就像當初旌玖對他的評價一樣,這位少年聰明、善良,有著與年齡不符的堅毅與執著。
這樣的少年很少會被外界的變化影響,所謂固守本心,便如是也。
柳詩隋與林英良相隔十餘丈而立。
溪水在石間流過,發出嘩嘩輕響。
十餘丈的距離,正好是守一境最有效的攻擊範圍。
那位懸鈴宗的小姑娘站在崖邊,睜大眼睛看著下方的畫面,好奇想著誰會贏呢?
答案很快便有了,凊筠宗的劍爭永遠都是開始的那般突然,結束的那般快。
溪面生出兩道白線。
兩道劍光,照亮崖壁,然後驟然消失。
柳詩隋的飛劍停在林英良的眼前,距離他的眉心三寸。
林英良的飛劍也停在柳詩隋的身前,約摸一尺。
兩道飛劍看似同時停止,但在崖間那些劍道高手的眼裡,相差其實很明顯。
柳詩隋的劍要比對方快上半分。
在日常生活裡,半分只是眨眼不到的時間,茶不會冷,香不會短。
但在劍道之爭裡,半分已經是足夠分出勝負、甚至生死的時間。
更何況柳詩隋的劍要比林英良的劍更近。
“這就完了?”
懸鈴宗的小姑娘看著溪間的畫面,瞪大眼睛說道。
她經常在門內看師兄師姐們切磋,如果雙方境界相仿,往往一打便是很久,甚至可能從清晨戰到日暮都很難分出勝負。
誰能想到凊筠宗的同門較量居然這樣簡單、這麼快,別的不說……但看起來真的是很沒意思啊。
那名少婦說道:“凊筠宗從來不講究別的花俏,只在乎飛劍的速度與威能,九峰裡的那些劍訣,也只不過是用不同道法在這兩方面做文章,用在戰鬥裡往往一擊便殺,無比兇險,所以向來很少有人敢招惹他們。”
那位小姑娘說道:“那豈不是很容易誤傷?那他們平時怎麼練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