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很久以後,旌玖才收回視線,抬起頭來。
便在這時,他剛好聽到了林悟智在這堂課上的最後一句話。
“要做到這些,首先你們要找到一把屬於自己的劍。”
。。。。。。
林悟智帶著十餘名弟子離開洗劍閣,沿著洗劍溪向上遊走去,不多時便來到了一座山峰之前。
與別的山峰比起來,這座山峰上的植被很少,更沒有茂密的森林,放眼望去只能看到嶙峋崖石,顯得很荒涼。
山峰下方的崖壁間有很多小洞,洞口很小,邊緣處極為光滑,似乎是被什麼事物刺出來一般。
山峰上半截籠罩在厚重的雲霧裡,根本無法看清。
這裡就是凊筠第四峰,雲行峰。
凊筠宗弟子更習慣稱這座山峰為劍峰,因為在這座山峰裡藏著無數劍,等待著被它們的主人發現。
雲行峰非常特殊,終年雲霧不散,峰間很是潮溼,加上崖間隱藏著無數劍意,生活在裡面很是辛苦,所以雲行峰的師徒們都在峰下修行起居,峰主則是在天光峰議事。
當凊筠宗強者壽元將盡時,往往便會來到這座峰前,將自己的飛劍還贈予這座山峰。
當然,如果那位強者想要帶著自己的飛劍陪葬,也沒有人會強行要求他。
但凊筠宗開派以來,歸劍於峰的強者數量再多,也不可能比後輩弟子取的劍數量更多。
為什麼劍峰裡有這麼多劍?最開始的那些劍是從哪裡來的?沒有人能夠回答這個問題。
有人說這座劍峰乃是一座天地自成的劍爐,有人說這座劍峰是前代文明強者對戰,一起隕落後形成的大墓,但這些年來凊筠宗無數次仔細地查探,都沒有找到相關的證據。
弟子們站在山腳下,望著雲霧裡的山峰,聽著林悟智的講解,眼睛漸酸,有幾個人甚至哭了出來。
他們自然不是在發思古之幽情,也不是感懷前輩師長的風範,而是被劍意刺傷了眼睛。
這座山峰裡不知藏著幾千幾萬把劍,劍意合在一起,即便隔著這麼遠的距離,也不是他們這些剛入內門的弟子能夠承受。
這座劍峰如何上去?或者說就在下面這些崖壁間找找有沒有劍?
有些弟子暗自想著。
林悟智知道弟子們在想什麼,也不生氣,笑著說道:“你們能想到的事情,自然前代弟子也會想到,不妨告訴你們,這些山底崖壁上的洞便是劍洞,不知道被找了多少年,如果你們還能找出一把劍來,那算你們本事,運氣也算本事不是?”
弟子們好生無語,心想只是站在山腳下便已經這般難熬,難道還真要上到劍峰上面,甚至還要去到峰頂?
林悟智提醒說道:“莫要忘記,越往峰頂去,飛劍品質便會越高。”
有名弟子忽然想到一件事情,問道:“聽說趙師姐一直在劍峰上修行練劍?”
林悟智點頭說道:“不錯,她這時候便應該在雲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