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少年安靜了會兒,說道:“旌玖。”
“旌玖?”
“讀過書?”
“村裡曾經有位先生,去年走了,聽說是想去縣裡考童生。”
“我也讀過。”
“嗯?”
“不懂就來問我。”
“謝謝公子。”
“嗯。”
柳詩隋望向白衣少年,這張臉他已經看了九天時間,有了抵抗力,還是覺得有些耀眼,下意識裡揉了揉眼睛。
“您是不是……心情不好?”
白衣少年看著遠處霧裡的群峰沉默了很長時間,忽然說道:“不停做同樣一件事情,很難不煩。”
柳詩隋想了想,說道:“如果……那件事情是吃肉的話。”
。。。。。。
一年時間很快過去,深春再至。
對那位自稱旌玖的白衣少年,村民們分成了兩派,一派堅持認為他就是來自大青山的仙師,另一派則認為他確實不是仙師,而應該是來自府城、甚至可能是都城朝歌的落難貴族公子,但有一點兩派人的看法完全一樣,那就是他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懶的人。
這一年裡,村民們很喜歡去柳家附近閒逛——不管旌玖究竟是什麼身份,他們總是喜歡看他的。但無論人們什麼時候去,都會看到旌玖在睡覺,如果有太陽,他就會躺在院子裡的竹椅上睡,如果天氣陰沉,他就躺在屋子裡的床上睡,如果天氣太熱,他就會把竹椅搬到池塘邊的樹下睡,如果落雪了,他又會搬回去,卻偏生要把窗子開著。
最開始的九天之後,再沒有任何人看到旌玖做過哪怕是最簡單的家務活,鋪床疊被、穿衣吃飯現在都是由柳詩隋服侍著,就連他自己睡的那張竹椅,也是由柳詩隋搬來搬去。
不過村民們依然對旌玖保持著發自內心的尊敬,因為村裡的孩子們讀書時,他偶爾會指點幾句,按照孩子們的說法,仙師公子的學識要比以前的那位先生淵博三百多倍。
最關鍵的是,旌玖非常有錢,而且非常捨得花錢,雖然開始的時候,村民們根本不敢要他的錢。村子裡的祠堂與仙廟修葺,用的全部是他的銀子,現在就連山村通往縣城的新路,也已經修好了一大半,村民們對他如何不感激,如何不尊敬?
“公子,你歇的時候小心些,仔細別又掉進池塘裡了。”
柳詩隋揹著從山上揀回來的樹枝,看著躺在竹椅上的旌玖,有些擔心。
這樣的事情曾經發生過一次,他被父親狠狠地教訓了一頓,說他沒有服侍好仙師。
旌玖躺在竹椅上嗯了一聲,不知道是回應他的話,還是在樹蔭下歇著太過舒服的原因。
應該是後者,他修長的手指輕敲著竹椅,節奏很是散亂,沒有任何規律,給人一種懶洋洋的感覺。
柳詩隋猶豫了會兒,把背上的樹枝放了下來。
他靠著大樹坐下,抱著雙膝,盯著那張竹椅,一刻也不敢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