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頡利開口發問後他便開口道:“臣還是那句話,這一仗我們已經敗了。”
“如若大汗還有雄心壯志,那現在就應不惜一切代價向唐求和請降,哪怕舉國內附。”
“只要唐朝廷同意我們投降,我軍便可趁機收攏各部兵馬轉移到漠北。”
“待到草原上草青馬肥時,可汗便可東山再起。”
雖然很不想承認。
但頡利也知道,這一次與李世民的對決,他確實已經輸了。
而且他也知道,現在的突厥不是大唐的對手了。
若是不想滅國,也只有趙德言所說的這一條路可走了。
這一天,頡利派遣帳下將領執失思力為特使,前往唐營,向李世民謝罪請降。
……
只是頡利不知道,這份降書並沒有到李世民的手上,而是被李承乾給截下了。
原因無二,想要和談,勢必要先到距離最近的唐營。
而現在距離突厥最近的,自然是白道唐營。
在李靖與李勣匯合之後,這裡也逐漸成為了規模最大的唐營。
在得知執失思力來意後,李靖十分重視,留下李勣駐守後,親自帶兵馬押送執失思力前往雁門關。
不過,他們剛抵達定襄,就遇上了前來慰問俘虜與降軍的李承乾。
見李承乾時,執失思力面朝李承乾施了一禮:“殿下,別來無恙。”
李承乾嘿嘿一笑:“怎麼著,我就說,我們還會在見面吧?”
見他臉上的得意,執失思力不由苦笑。
果真還是被李承乾給說對了呀。
實際上在很早之前,他們倆就見過面了。
那時候是渭水之盟前期,李承乾剛剛來到這個世界。
頡利老小子引兵南下,擔任先鋒的就是這貨。
而且這貨率領的部隊奔襲極快,在頡利帳下的諸多先鋒部隊當中是第一個抵達渭水便橋的。
只不過,這貨在進入長安城打探虛實時,被李世民給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