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原地站了有那麼一會兒。
片刻,寧然嘆口氣,心情複雜的轉了個方向,走向那老人。
上輩子,寧然的老師曾經很嚴厲的叮囑過寧然,有多大的能力,就做多大的事。
為醫者,更是要懸壺濟世,謹記醫人醫心,仁心仁術。
其中佛心二字,尤為重要。
這並不是教她多管閒事,而是要她謹記,當她開始學醫的那一天,她就擁有了救治他人的醫者責任。
不是救治所有人,是救治那些無辜,也不該死的人。
所以上輩子,寧然雖然對病人要求極高,不輕易出手,但那些不該死也不該離開的人,寧然從未錯過一個。
該救的時候,寧然不會猶豫。
她一直在遵循她老師教給她的仁心二字。
堅持醫者有道。
而現在眼前這個老人,她已經知道這老人多半是心臟病發之類的嚴重疾病。
如果她走了,這老人很可能會出事。
身為一名大夫,最忌諱有能力救的時候見死不救,直接轉身離開。
那是為醫不仁。
寧然滿臉的一言難盡。
她是萬萬沒想到,來逛個菜市場,都能遇上這樣疾病的病人。
想歸想,寧然很快到了那老人身邊,見他已陷入昏厥,意識不清,立即放下竹筐,借竹筐的掩飾取出銀針。
而非九梅針。
每一位手法老道的中醫,都會有自己特屬的一套用慣了的銀針,用起來極為得心應手,事半功倍。
寧然用慣了的就是九梅針。
九梅針又是寧然費盡心思才得到手的,曾經還被她用銀鐲空間裡的靈泉水浸泡過足足七七四十九天,早已沾染上靈泉水的功用,每一次用來施針,對受針之人都會有莫大的益處,對針灸的效果更是大有裨益。
故而,非重要之人或是非常時刻,寧然絕不會輕易動用九梅針。
她並不認為一個素昧平生的普通人值得她動用九梅針。
寧然取出針後,檢查了下老人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