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5章 平亂(三)
在處置完領頭的石開後,顏瑾玉的視線掃過堂下眾人。
“王爺饒命,王爺饒命……”
顏瑾玉的雙目一凜,沉聲,道:“關於叛亂造反之事,本王定會明察秋毫,既不會放過一個作奸犯科之徒,亦不會冤枉一個無辜之人。”
聞言,堂下眾人頓時一顫,平日裡為虎作倀慣了,誰的手裡沒些見不得光的事?
眼看著達到目的,顏瑾玉也不廢話,直截了當,道:“當然,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本王也不是趕盡殺絕之人,眼下泉州亂黨橫行,百姓備受流離之苦,若是諸位能將功抵過,本王自當上摺子為諸位求情。”
在場的各位幾乎都是人精,哪裡會不明白這番話中的意思?
儘管心中不願,但是小命要緊,紛紛哭喪著臉,道:“我等願為王爺,為泉州百姓略盡綿薄之力。”
“想來泉州的百姓們會很感激各位大人、家主的。”
………………………………
五月初時,秦問天收到了來自妻主的第一封家書。
那日,秦問天在花園中小憩,迷迷糊糊間聽到‘王爺來信’四個字。
睏意瞬間退去,秦問天喚來下人詢問情況。
接過厚厚的信封,秦問天的雙手控制不住的微微顫抖。
熟悉的字跡,是他當初一筆一劃教給她的。
一字一句,秦問天看的極為仔細、認真,信中雖然沒有說什麼情愛,但是,他能從她的字裡行間清楚的感受到她的關心、思念。
在一番家常後,顏瑾玉寫了一些她到泉州後的事。
石家不愧是當地的地頭蛇,宅邸比都城內的王府也毫不遜色,顏瑾玉從中抄出的金銀珠寶不計其數,其中一些常見的珍寶古玩和小部分的金銀被她封箱送入都城,做個表面功夫,而剩下的大部分珍寶和金銀則被她暗中扣下。
石家在泉州數年,其財富多是搜刮民脂民膏而來,顏瑾玉有意招安流民,便讓人將石家的田地劃分出來,用於招安流民。
此地的叛黨多是被這些酷吏、富商們使用各種手段逼迫變賣了土地,同時又欠下無法償還的‘羊羔息’,為了活下去,才不得不加入到起義軍中。
此刻,顏瑾玉為他們劃出了另一條康莊大道,但凡願意歸順的流民,均可分到田地,若是家中有人被石家迫害,經查證後,若是屬實還可獲得補償。
光是分田地這一項,便叫無數流民意動,起義軍內部也隱隱出現了分歧。
很快,一些沒有參加起義軍的百姓們去登記領取屬於自己家的田地,其他人見狀,也陸續前去領取田地。
之後,顏瑾玉派人找到起義軍中幾位有威望的人,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勸其遞上降書,並保證會給他們一個新的身份,准許他們拿著金銀遠走他鄉,至於參與起義的百姓,顏瑾玉承諾會妥善安置他們,不讓他們身首異處。
待處理好泉州的事後,顏瑾玉寫了這封長長的家書。
隨書信而來的,還有大批金銀、奇珍異寶。
從各世家中查抄出的巨財,小半充到了泉州的府庫,用於救濟安撫流民,剩下的大半則悄無聲息地運回了寒江城。
書信的結尾顏瑾玉寫道:奇珍異寶夫君留著賞玩,金銀玉器亦由你安排,待我平定叛亂便速回,日日夜夜、時時刻刻思念你的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