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紛紛勸父親,既然是最後一件作品了,就應該賣給相熟的人才是。
但是父親就好像鐵了心一樣。
無論別人怎麼勸都是一句話。
“這件寶具,我只賣給潘家。”
為此很多人罵父親,說父親不地道,有的人更是要挾父親,想要得到寶具。
但是他卻絲毫不在意。而是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我的身上。
和別的小孩不同,我出生開始就不愛鬧騰,總喜歡睡覺。
別人家的小孩到了兩三歲的時候就喜歡到處跑啊鬧啊,但是我卻一點不愛吵鬧,幾乎每天都要睡上十六個小時以上。
而且睡覺的地方也不挑,床上、椅子上、地上,甚至有時候吃飯都一頭栽在碗裡面。更加誇張的是,姿勢也是保持這一個姿勢一動不動,為此母親經常探我的鼻息。
母親害怕我有什麼病,想帶我去醫院看看。
父親卻不以為然,他說這是匠人的天性,我這樣反而是見好事,讓母親不要擔心。
很快父親的話就靈驗了,六歲的時候,我終於不再睡覺了,而且對自然之物也總是充滿好奇,出去玩的時候總會帶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回來。
什麼長得像人的石頭、赤紅色的竹子、半塊皺巴巴的老樹皮,總之都是一些不常見的東西。
有時候甚至還撿了兩截人骨頭。
父親看到我帶這些稀奇古怪的東西回來,不怒反喜,還誇我聰慧,知道什麼是好東西。
得到父親的誇獎,我自然更加賣力,撿了更多的東西回來。
我撿回來的東西,父親都細心的教我用這些東西做出各種玩具。
好不誇張的說別人家的孩子都是買玩具,而我都是自己做的,有時候同齡的孩子還會主動找我做一些玩具,我也理所當然的成為了孩子王。
就這樣時間慢慢的過去。
不經意間,我學會了父親的很多手藝,而父親終於在一個下午開始教我傳家的本事,如何做寶具。
父親給我了一本萬物百志決,說這是祖上傳下來的,是匠人歷代的心血,上面都是各種寶具的製作方法,以及製作的材料。而父親的要求是讓做到一字不漏的背下來,想要做好寶具,基礎功就要打好。
那段時間我每天都在看書,父親也會時不時根據進度抽背書上的內容,一旦發現我沒有背出來,就把我鎖在屋子裡不準外出,直到會了才放我出來,我都不知道我怎麼熬過來的。
而當我會了萬物百志決。
父親便教我如何做寶具了。
寶具不同於其它物品,做的時候需要心誠,最好找一個的清淨的地方,這樣才不會受到干擾。
而且每次做的時候,需要在東邊上三炷香,以表示對天地的敬意。
總之很多麻煩的規矩。
我也終於明白父親為什麼每次做寶具需要那麼久的時間,需要足足半年之久,因為規矩太多了,少一條做出來的東西就變成普通的東西了。
十八歲的這年,我終於做出了第一件寶具,是個用泰山石雕刻的石敢當塑像,作用是鎮宅用的,這也是最簡單的寶具,因為材料只需要泰山石就行了,不過就算如此,我依舊耗費了很多石頭才做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