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德,終於要有錢了,六百萬的首日,如果按照首日乘以10算,那妥妥的能過六千萬啊。
這還只是內地,灣灣和香江那邊就不信沒票房。
也不枉自己拉著周杰輪、陳關西、安小曦又是演唱會,又是簽唱會的折騰。
“香江那邊首日票房摺合下來是338萬人民幣,也是單日票房冠軍,打破了內地電影在香江的記錄,只比周星星《功夫》的411萬稍微差一點,而在灣灣那邊,臺北首日票房是1655萬新臺幣,也就是376萬人民幣。”
05年人民幣兌新臺幣約為1:4.4,全臺票房收入大約相當於臺北票房的兩倍,也就是說《那些年》在灣灣的首日票房是752萬人民幣。
“居然比內地都要高,太離譜了吧?”
“周杰輪真是一個票房大殺器啊,雖然那邊的人埋怨周杰輪的鏡頭太少,但是不妨礙大家的觀影熱情。”寧皓讚歎說道。
灣灣那邊的電影市場,2000年之前是房龍統治,2000年之後群雄並起,不過排名靠前的基本上全都是好萊塢電影了。
像2002年,華語片一個也沒能進入年榜前十。
03年的時候《英雄》過去,以7475萬新臺幣的成績拿了個第三。
04年的《功夫》1.5億新臺幣年榜第四。
今年的前十,很明顯也不會被剃光頭了,因為《那些年》這個成績進入灣灣年榜前十毫無壓力。
“算一算,全國總票房是多少?1715萬?”郝運其實自己就算出來了。
馬德,似乎有點牛筆過頭了啊。
這該不會要破1.5億吧。
“這還只是粗略統計,只會比這個更高,香江和灣灣都是成熟的電影市場,咱們這邊銀幕太少,聽說億達明年也開始做院線了。”
市場就那麼大,哪怕是華影、華姨等一眾資本齊發力也沒辦法。
《那些年》今天的排片都已經超過50%了,也架不住電影院只有1243家,銀幕不超過3000塊。
全國單日票房總盤也就2600出頭而已。
得多虧了《那些年》沒什麼太強的競爭對手,不然連六百多萬的首日也夠嗆。
畢竟,郝運的名頭和張益謀、周星星、馬大缸這些大導是沒法比的。
“已經滿足了,只要全球票房破億,咱們就可以大吹特吹,接下來咱們的電影就不愁沒人投資。”
郝運這方面師從張季中,吹牛炒作青出於藍勝於藍。
“可惜,如果內地票房能破億,你就可以進入億元導演俱樂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