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郝運聯手拍攝《畫皮》,他是監製和導演,郝運是編劇和導演,兩個導演沒有次序之分。
說是沒有次序之分,但怎麼可能沒有次序之分。
哪有一碗水端平的道理。
所以,郝運和徐恪必然會分一個主次,這是在拍戲過程中逐漸產生的結果。
問題就在於,主次到什麼地步。
如果郝運的水平非常爛,菜到沒辦法和徐恪扳手腕的地步,那徐恪很容易就把他給架空了。
大家都提一個方案,發現郝運的和徐恪的差很遠,就算是讓郝運自己選,他也沒法硬著頭皮選差的吧。
久而久之,電影就純粹是徐恪的了。
最好的結果是兩人有來有往,都能拍出閃光點,這樣大家看到電影,就覺得兼有兩人的風格。
屬於強強聯手之作。
徐恪來探班也有看看郝運水平的意思。
《心迷宮》拿了戛納,坊間傳言是姜聞拍的,《爆裂鼓手》拿了柏林,趙斐是攝影,姜聞也經常去片場。
眼見為實,郝運有多大水平,看看就知道了。
【檢測到可吸取屬性!
導演+150(持續衰減中)
持續時間:15分鐘。
留存時間:24小時】
從徐恪身上薅了一把屬性,郝運反手就拍在了自己身上。
“各就各位,攝像機報數……”
郝運二話不說就開始拍了。
謝徐老師賜屬性,那我就不客氣了。
片場的人看到郝運似乎打起了精神,很快就進入了狀態。
而且……狀態比剛才好太多了。
徐恪瞪大了眼睛,不對啊,小瞧這小子了。
他還以為郝運的水平言過其實呢。
沒想到這一發揮,直接就展現出了非同一般的實力。
而且……有點戳中他的想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