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化妝師能在臉上變魔術,可“少女”們的身材均呈現出了早衰。
劉姐姐此舉與其說是要挑戰演技,倒不如是要挑戰觀眾早已脆弱不堪的神經吧。
嘲諷她的人比比皆是。
郝運其實也怕,他又不是真的不要臉。
因此,這一次以“二十二”歲的高齡,挑戰十四五歲的角色,他是真的鉚足了勁演。
形象上沒辦法變成十四五歲的小少年,那就用更自然一些的演技。
《神鵰俠侶》播放的當天,郝運這邊沒拍戲,他邀請了所有的工作人員一起看電視。
看的過程,他仔細地觀察大家臉上的表情。
看看有沒有嘲笑的,同時也在關注網上的評論。
郝運沒有參與電視劇的剪輯,不過從他的角度來看,這一版的電視劇還可以。
以往的版本大部分都是隨便搭個景,怎麼看都透著一股子廉價味。
而現在不僅實地取景,還花錢整了特效在裡頭。
在劇情上,這個版本的《神鵰俠侶》與原著並沒有太大的區別,故事敘述、臺詞上也多是引自原著,因此總體上來說還是遵從原著的。
只是弱化了某些劇情,強化了某些劇情。
郝運出場的時候,劇組看電視劇的現場竟然還響起了一陣歡呼聲。
霧草,這些馬屁精。
郝運覺得自己想要在這些人身上看到對自己的嘲笑有些太難了。
他只能憑著自己的感覺去判斷。
畢竟他是演員,也是導演,自身水平即便不是頂級的,被諸多大導屬性薰陶過之後,眼光也早就今非昔比了。
郝運的表演注重一個自然。
他其實也並沒有刻意的去扮嫩,他演的時候甚至忘記了小楊過該有多少歲。
只想著最初的楊過應該是什麼樣子。
《神鵰俠侶》裡頭的人物成長非常的重要,各個時期都有不同的特點,很考驗演員對角色不同時期的掌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