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來說,現在網上有些募捐的業務,主要針對一些身患疾病,又沒有錢治療的患者,可以向全網眾籌,算是一種網路慈善募捐。
本來是好事,但相關的公司多了之後,帶來了各種問題。
比如平臺需要盈利,要收服務費,募捐人本身的資訊是否透明,資金的使用流向等。
這其中,就有一些平臺開始搞騷操作了。
何禾的殯儀公司很多的業務都在醫院,雖然不至於說人還沒死就等在門口了,但多多少少也和醫院有聯絡,哪裡的病人病危了或者要去世了,都會提前通知一聲。
畢竟醫院太平間的容量也是有限的,能儘早安排去殯儀館也算緩解收容壓力。
不過最近,醫院的病房外面多了一些業務員。
這些業務員不是殯儀公司的,而是某個眾籌募捐平臺的推廣員。
“這些推廣員會找那些患者的家屬,讓他們提交募捐申請,然後從籌到的錢裡抽手續費,本來這些和我們也沒什麼關係,要是真的能救人,那還算一樁好事。”
何禾面容憂鬱地說道。
“可是,這些募捐平臺的推廣員會詢問整棟樓的患者,無論他們的病是大是小,無論患者家裡有沒有錢治療,引發了不少騷動,最主要的是,他們還投了這篇新聞,給我們的業務展開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為什麼他們要投新聞黑你們?”
喬暮覺得奇妙,先不評價這些平臺的推廣員做的事情,他們和殯儀公司也沒什麼利益衝突,為啥要買黑稿?
就算籌集到了再多的錢,救不回來的人還是要死的,最後都得辦喪事,何必呢。
“可能是因為,之前在醫院遇到他們的時候,我隨口說了兩句?”
何禾有些不太確定。
“你說了什麼?”
“當時有位逝者剛剛去世,因為是預定了葬禮業務的,所以我過去和家屬交流,還沒見到家屬人,就發現那些推廣員拉著家屬讓他們掛眾籌,我想著這人都已經走了還掛眾籌,那不是欺詐嘛,就警告他們不要太過分,不然就去舉報他們,現在想想,可能是覺得我已經去舉報了,就先下手為強。”
何禾托腮,一邊回憶一邊說道。
“那你最後舉報了嗎?”
喬暮開啟吃瓜模式。
“廢話,我當然舉報了,但那個平臺也只是撤下了這一個,我覺得,可能其中有很多虛假的。”
何禾挺起胸脯道。
“他們騙人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要是這種弄虛作假的多了,大家都不相信這樣的公眾募捐,那那些真正有需要的人就得不到幫助了。”
“劣幣驅逐良幣!”
喬暮感同身受。
以前讀大學的時候,就有很多領貧困生補助的人都穿著名牌衣服鞋子,實在太令人感到憤懣了。
“伱放心,我今天就去醫院看看情況,如果他們真的是騙子,那我絕對不放過他們!”
喬暮正義感十足。
畢竟捐錢的也都是些有善意的普通老百姓,這種兩頭坑的傢伙,一定要受到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