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師師款款走下樓來,要是把圍裙系在後面,還真有點公主的意思。
她問我什麼事,我指指那個瓶子,低聲說:“你看看這個傢伙什是不是你們那時候用的。”
李師師很隨便地拿起來看了看,姓陳的見她滿手油膩,不滿地說:“你會看嗎?小心點!”
李師師呵呵一笑說:“不就是個聽風瓶嗎,有什麼大不了的?”
姓陳的臉色一變,伸手做了個請的姿勢。
李師師卻已經把瓶子放回盒子裡,撩起圍裙擦著手,看著外面的天氣,好象剛才看的不是一件古董而是一個長滿蟲眼的蘋果。
我用眼神詢問她,她微微一笑說:“東西確實是宋朝的,但這在當時是個普通貨色,上不了大臺面。”姓陳的肅然起敬說:“想不到這位小姐真的是行家裡手,東西既然已經看過了,請給個價兒吧。”
這下我可懵了,瓷器這東西我只知道景德鎮和二里窯,後者是我們這一個盛產鹹菜罈子的地方。
我把李師師拉在樓梯口,問她:“那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李師師說:“我們那時候有錢有地位的人家家裡側屋都有一面鏤空的架櫃,你也見了那瓶子上下一般細,放在架櫃上有個風吹草動就會微微搖晃,煞是有趣,為了不讓它掉下來,它的底其實都是六菱形的——不仔細摸根本摸不出來,然後加上一個一模一樣的座兒,這個座兒很薄,放在櫃子上看不出來。
“那個聽風瓶做得到是中規中矩,可惜不是什麼名匠的手筆,如果是大師的作品,他們一般會把自己的名字浮刻在瓶底,也只能用手摸出來。”
“那這個東西在現代能值多少錢?”不知不覺中我已經把李師師當現代人了。
李師師為難得咬咬牙說:“你先告訴我銀子對人民幣的匯率(這詞哪學的?)。”
這個我哪知道去?我問她:“你們那會豬肉多少錢一斤?”
“我沒買過,不過好象是160文一斤。”
“現在16塊一斤,不過只有10兩——一兩銀子就按200塊錢算吧,你們那會那個瓶子得多少錢?”
“20兩銀子吧。”
“4000塊錢?”我疑惑地說,我怎麼覺得一個宋朝的瓶子好象不該這麼便宜啊?一個沒蓋的痰盂也不止這個數吧?
我一拍腦袋,才發現用豬肉做了半天一般等價物的我自己把自己帶溝裡去了——我忘加那1000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