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到德州後,強令楊文進軍北平,以吸引燕王發兵來救,他好乘機北上。楊文無奈,只得佯攻永平,看到燕王真得率軍來援,不經一戰,便逃回了山海關,閉關自守,不出一兵。
朱棣見楊文逃走,便率軍沿青龍河谷逆流而上,出劉家口,數日之後,神不知鬼不覺的來至大寧城下。
朱棣立馬于山坡之上,指著大寧城,對張玉道:“世美,你敢不敢和我單刀赴會?”
張玉急忙抱拳拱手道:“殿下萬金之體,豈可輕身犯險,有什麼事讓末將代勞。”
朱棣笑道:“我要去找十七弟敘舊,任何人都代勞不了。”
張玉大驚道:“我軍已來到大寧城下,敵軍無備,我一鼓可破,殿下何必弄險。”
朱棣搖搖頭道:“我得大寧軍馬助戰,必要使其心服口服,若其內懷怨恨,大戰之時,驟然發難,我等便如宋忠一般,死無葬身之地。”
張玉無奈道:“末將願隨殿下入城,護衛左右。”
朱棣慨然道:“成大事者必歷萬險,你不必陪著我。你入城後去尋那朵顏三衛指揮使,威脅也罷,利誘也罷,總而言之,令其聽命於我。我則去尋十七弟,好言相勸。至於我的安危,你不必掛心,若天命在我,任誰也奈何不了我。”
朱高煦在旁急道:“父王,我入城去找十七叔,代為傳話。”
朱棣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好孩子,你性情急躁,做不來此事。你和朱能一道掌控兵馬,我若有不測,你等回師北平,輔佐世子。”
說罷,朱棣命朱能率軍埋伏在城外,自己帶張玉和幾十名親兵,打扮成山西客商,分乘幾輛馬車入得城來。張玉帶人自去尋那朵顏三衛指揮使去了,朱棣獨自一人來至大寧王府門前,對守門衛士道:“煩請軍爺通稟王爺一聲,說是北平客商燕四來訪。”說著遞上一張名帖。
那軍士開啟名帖一看,只見裡面夾著一張一貫寶鈔,立刻喜上眉梢,對著朱棣笑道:“客人真是乖巧,在下立刻便去通稟。”
朱棣環顧左右道:“此事千萬不能讓其他人知曉,回頭我另有重謝。”
那軍士連連點頭,拿著名帖,飛一般的跑步入內。不過一炷香的功夫,那人又跑了出來,對朱棣做了個請的手勢道:“燕四爺有請,我家王爺在前寢殿等候。”
朱棣便隨著他進入端禮門,穿過前朝三大殿,來到後朝前寢殿前,朱棣又掏出一張一貫寶鈔交到那軍士手中,那軍士千恩萬謝的去了。這時,前寢殿大門一開,寧王朱權從內走出,看見朱棣,急忙降階相迎,正待講話,朱棣作了個噤聲的手勢,朱權便對左右道:“你等暫且退下。”
殿前守衛的軍卒便一齊退下。朱權將朱棣引入殿中,關上殿門,見四下無人,納頭便拜,口稱:“四哥到此,小弟有失遠迎,望哥哥恕罪。”
朱棣急忙上前,將朱權扶起,上下打量了半天,嘆了口氣道:“大哥朱標崩逝之時,你我曾在京師見過一面,那時你還是個十五歲的小夥子,青春年少,如今八年不見,你卻也是滿面風霜了。”
朱權苦笑了一下道:“四哥,你也知曉,塞外的風沙有多猛烈,如刀如挫,再嬌嫩的面板都會磨成樹皮一般。”
朱棣笑道:“如此一來,你成了個真正的男子漢了。”
朱權將朱棣讓到上座,把他也上下打量了一番,問道:“四哥,你這副打扮,遠來大寧,有何貴幹?”
朱棣嘆了口氣道:“朝廷派李景隆率五十萬大軍來伐北平,我恐不敵,想來兄弟處尋個退路,萬一兵敗,為兄窮困來投,望兄弟收留。”
朱權也嘆了口氣道:“四哥有所不知,朝廷也對我起了疑心,前些日子,命暴昭給我傳旨,令我即刻進京。小弟臨時起意,命朵顏三衛起兵鬧事,這才未能成行。但還是調走了我的三護衛,僅留下千餘人防守王府。那北平行都司都指揮朱鑑聽命於朝廷,對我是虎視眈眈,我這裡也是朝不保夕,四哥若是兵敗來投,恐怕也是自投羅網。”
朱棣聞言,放聲大哭。
喜歡屠龍後記請大家收藏:(屠龍後記搜書網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