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下旬,紡織二廠的新款女裝正式開始量產。
與此同時,銷售工作也同步推進,由王輝領導的供銷科,已經開始陸續派職工攜樣品前往各地推銷洽談。
郭永坤自然也不會閒著,他心知肚明,自己的安逸期非常有限,就是現在到《廬山戀》上映的日子,而盈利期的話,大概就是《廬山戀》熱映,至引起社會反響的這段時間……
具體多久,現在還不太好說。
反正只要《廬山戀》徹底爆火,那麼這筆買賣就該結束了。
為啥?
因為可以預見的是,到時廠裡絕對是一副供不應求的局面,那點貨供銷科都不夠賣的,又怎會分給他?
他甚至都不算一名銷售人員。
所以啊,趁著現在有時間,那就抓緊撈吧!
第一步,當然得是囤貨,倒也囤不了太多,就是那三萬塊錢的許可權。
這便是資本遊戲的無奈與魅力。
就跟種稻子一樣,想要收割,必須先播種,而種子的多寡,將直接決定後期的產量。
奈何,他沒種……哦不,沒種子。
否則這決計是個肥攤,一筆到位,指不定這輩子都不用再忙活了。
但他也不傻,沒有一下將這三萬額度全部用光,因為如此一來,這樣一個大客戶,很可能引起廠裡的注意,以及供銷科的窺伺。
而是分成十幾個批次,隔段時間才出一批,每次用掉三兩千的許可權,呈現給廠裡他手中都是零散小客戶的感覺。
到了七月中旬的時候,三萬額度恰好用完,而老王駐守的民房裡,成箱成箱的貨也堆滿了山,總計6350件,涵蓋62件單品,31套時裝。
《廬山戀》中的43套服裝,廠裡雖使出吃奶的力氣,但終究有12套無法生產出來,此時國內的服裝製造工藝與國外,確實存在不小的差距。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貨物得以安全進入民房,王子強功不可沒,而且做得神不知鬼不覺,大大降低了郭永坤和老王的風險。
這小子雖然窮得連內褲都沒得穿,但也不知是王霸之氣還是什麼玩意兒,手底下著實有一幫小兄弟……就是這年頭人們常說的社會閒雜人等,後世所謂的不良,還都唯他馬首是瞻。
每次郭永坤發貨,都是他安排人手和租來的解放車一起來提,完了先繞市區逛一圈,再在長途汽車站的轉運中心卸貨,十幾個人持棍棒守著,也不怕有人敢黑吃黑。
通常等到晚上,再利用板車,一車一車往老王那邊拉。
所以不光是他,就連跟著他混的那幫小兄弟,這段時間都累得不輕。
郭永坤人雖不在,但心裡有數,已經思量好了,等買賣幹完,還是要適當關慰一下的。
兩輩子與人打交道從不看背影和出身,甚至是人品。好人交,壞蛋也交,不在乎對方是幹嘛的,只看對自己如何。
而人敬我一尺,我還人一金,向來是他行商做事的準則。
攤子已然擺好,就等大魚上鉤,倒也不是很急,在這之前,郭永坤絕不能錯過的事情,當然是《廬山戀》的放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