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將相> 099內憂起水淹三四州,外患生火燒五六城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099內憂起水淹三四州,外患生火燒五六城 (2 / 3)

“這事不得不調解了,否則會越鬧越大的。只是,派誰去調解呢?”皇帝思慮片刻,忽然靈光一閃,笑道,“邵安。對,派他去,正好把他給支開了。懷恩,速去中書省叫丞相過來。”

這的確是一個方法,陳公公不得不佩服主子的妙思。然而怎麼說邵安乃堂堂丞相,派他去調解地方上的恩怨,也太大材小用了吧。皇上想要支走他,至少得想個合理的說辭,才能騙過精明的邵相吧。

邵安被陳懷恩匆匆喚出中書省時,已是黃昏時分,斜陽餘暉覆照在紫禁城的金色的屋簷上,熠熠生輝。然而美則美矣,卻有一種“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蒼茫之感。

一路無話,邵安默默跟在陳公公身後,想半天也沒想出皇帝傳他的原因。然而要是尋常事宜,陳懷恩必會和他言語幾句,除非事關邵安自身,陳公公便不會向他透漏一言半語。

等到了養心殿,皇帝果然單獨留邵安說話,屏退他人,甚至連陳公公都退出去了。邵安仔細想了想,心道這次自己又沒通敵,也沒做什麼小動作,皇帝這又是要搞什麼?

“河南府的又上了彈劾馮致遠的摺子,丞相看了嗎?”皇帝開門見山的問道。

邵安一回想,他還真沒有看過。估計是孫敕看過,直接上呈給皇帝了。

“臣還沒有看過。”邵安實話實說,心道這摺子又出問題了?

“馮致遠的事情,不能再拖了。否則不知道要鬧成什麼樣。”皇帝道,“河南遭災,朕心悲痛。這次馮致遠洩洪,朕知道他自有分寸,不到萬不得已,他不會這麼做的。可是趙家是皇后的母家,河南府尹雖然無能,但朕也不想隨便就罷了他。”

聽皇帝這麼一說,邵安便明白聖上的苦心了。當年廢了太子,賜死國丈後,皇后便傷心不已,大病了一場。從此便深居簡出,不問世事,而趙家也漸漸頹敗。如今皇后沒有兒子,而皇帝的其他幾個孩子也漸漸長大,後宮又掀起了爭寵奪嫡之風。邵安知道,皇帝自己是經歷過奪嫡的,要是他的兒子也為了皇位爭奪不休,對皇帝,對朝廷都不是什麼好事情。

至於河南那些士紳,他們要是聚眾鬧事,鼓動河南那些大戶商家都不再納糧,尤其是在這種打仗時期,缺銀少糧的,更是萬萬不妙。

“馮大人無錯,趙大人也只是想把他趕出河南。”邵安提議道,“不如,將馮大人調回京城。河南那邊,派欽差前去安撫。”

皇帝笑了,對邵安道:“你果然還是想把他安插在刑部的。不過刑部尚書那個位置,一般人還真不好乾。”

話說刑部尚書這幾年換了不知多少人了,就沒有一個能幹得好的。萬幸大理寺還有裴紹鈞坐鎮,可以幫刑部分擔一些疑難怪案,這些年司法機構才不至於混亂。若是這次馮徹能夠重返京城,則是刑部之幸,朝廷之福啊。

“聖上所言甚是。”邵安拱手道。

皇帝又問:“至於欽差人選,你覺得派誰去較好?”

邵安試探道:“不如派吏部的人?”

“不行。”皇上斷然拒絕道,“朕聽說吏部中有人的祖籍就在潁州,他們早已和那些士紳串通一氣,不可信。”

這個答案邵安早已料到,他並不感到意外,繼續試探道:“大理寺卿裴紹鈞正直嚴明,可以一試。”

“不可,他與馮致遠交好,派他去則顯得不公。”皇帝依然反對。

邵安似乎懂皇帝的意思了,心底暗道不妙,想了想又提出了一人,“孫諫明,孫大人?”

皇帝搖頭,道:“他年過花甲,不太適合遠途奔波。”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