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十五年後,一普通藍袍少年揹著一把古樸的石劍歷經千難萬阻踏上大雄山,來到了金蟬寺。見到一掃地老僧問;
大師,此處可有仙師傳道?
老僧宣法號道:
有終是無,無中也可生有。此處乃是佛門淨地,所修乃是清淨修身之法。你還是離去吧,佛緣未到。
這是易豐第二次被修仙門派拒絕。去年,易豐去清風谷也被拒之門外。清風谷素以木系功法聞名幷州修仙界。可笑的是,易豐被檢測到沒有木靈根。
唉
易豐嘆了一口氣,卻非要修仙不可。便詢問老僧其他修仙門派的地理位置。老僧又宣法號道:
阿彌陀佛,施主,恕老衲直言不諱。你佛緣既未到,又無仙緣。你可知道,你乃無靈根之士,金木水火土五系法術,若你學皆是事倍功半,且突破瓶頸較大。我佛慈悲,即使有人願意以靈藥和靈脈輔助於你。以你無靈根的資質最多修煉到築基後期,平生絕無可能再進半分。
易豐道:
大師,已知道我資質平庸甚差,卻不知道我身負血海深仇。以我凡人之軀,即使習得世俗武林頂上秘籍二十載,也沒有可能有能力去尋那仇家。唯有修仙,懇求大師度我。
老僧道:
冤冤相報何時了。你佛緣未到,並不是與我佛無緣。罷了,你還是回黟山古劍門吧。那裡招收弟子的條件本來就很低,或許可以如你所願吧。
易豐叩謝完大師。又半年行至徐州黟山,尋到古劍門。古劍門系劍修一脈,卻又集百家之長。在幾千年前徐州乃是古劍門一家獨大,如今卻是勢微力薄,無力角逐中原,隨時有斷滅師門香火傳承的可能。掌門師祖無涯道長,勵精圖治,苦修至結丹後期,一身法術道行奧妙異常,數次救門派於危難之際,甚得門派裡各師弟的信任。正所謂有心圖志,無力迴天。最近幾百年,大量招收弟子門人,對門內上下皆是悉心教誨,願無愧於祖師留下的這份基業。
易豐本是古劍門弟子,因並未測得是天生靈體,學習法術,皆無果,被古劍門勸退。易豐這次自然是不願離去,每日必會長跪於古劍門護派大陣外二個時辰,但願可以感動修師,並予以授業。
一日,天降大雨,時值午後,一老一少二位修仙之士,徒步來到古劍門護派大陣外。易豐仔細地打量了一番,那壯年方頭闊臉,龍眉劍目,甚是不凡。那少年著一身紫袍,眉宇間對一切皆為不屑。二人背劍而行,至易豐處,壯士道:
少年何故跪與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