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五年,這一年,朝臣國王李昀不身體不太好,繼位不過三年,便有枯木之相,眼看著就要不行了。
胤禛探查到朝鮮內部出了很大的問題,李昀的弟弟李昑比起體弱的李昀來說很是有手段,籠絡的不少人心。
這個李昑倒是個人物,李昀顯然不是他的對手。
且不說旁的,李昑和李昀兩人是不同母親生出來的孩子,前任朝鮮國王偏頗李昀,李昑自然心有不甘,可不甘卻做不了什麼,李昀病弱還能繼位,這更是讓李昑心生憤懣,於是便有了異心。
於是便想要趁機奪權。
胤禛也沒多做,從中攪和了一些,朝鮮宮廷頓時更加熱鬧非凡起來了。
對於朝鮮,胤禛的惡感並沒有對倭國那麼大,但是也沒什麼好感,身為大清的藩屬國,其心有異本就夠讓胤禛看不順的了。
雍正六年,本該在這一年去世的李昀並沒有去世,至於原因嗎?當然不是因為神醫再世,而是胤禛派去的人發現李昑收買了長期給李昀診治的大夫。
這下問題就容易多了。
藉著這個機會,胤禛堂而皇之的幫著李昀,這一年的八月份,李昑發動事變,然後在大清的幫助下李昑事變失敗,然後李昀便答應簽訂一份八月合約,自此之後,朝鮮從藩屬國變成了大清版圖上的一部分。
朝鮮國變成了朝鮮州。
不過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朝鮮州擁有自治的權利,當權者仍舊是李氏族人。
這就相當於把朝鮮當成了附庸大清的藩地。
這份合約還牽扯到了另外一個胤禛並沒有注意到的問題,那就是關於文化起源的歸屬問題,本來胤禛都沒想到這些,還是佟橙兒說了他才決定加上這麼個條約在其中的。
這部分內容自然由三阿哥來負責,這方面他倒是做的不錯,條約對中華文明文化起源做了詳細的記載,然後編輯成了一本《風華錄》,並且規定這本書必須用作朝鮮州書生的必考科目。
這樣一來,不管未來朝鮮還是不是大清的藩地,這本書的存在,未來他們再也沒有理由把端午節說成是他們國家的了。
胤禛登記後,佟橙兒能做的不是特別多,她本身對政治方面不怎麼感興趣,但是身為皇后,不能真的不感興趣。
這份八月合約,好些內容都是佟橙兒的想法。
胤禛也沒有覺得她不能幹政。
雍正七年,這一年倒是沒有什麼戰事,不過這一年在佟橙兒的推動下,大清籌建了第一所皇家女子書院,此書院招收有意讀書的女子。
同年,清正軍院計劃正式開始籌備。
雍正八年,清正軍院正式開始招收學生,大阿哥直親王作為第一人院長,招收的物件,則是八旗弟子。
這個時候的八旗子弟還算有些膽氣,並不是所有人都混吃等死,胤禛下令,凡事在旗子弟年滿十八歲時都要進去清正軍院進行學習,便是宗親也不能例外。
清正軍院實行的是封閉化管理,這道命令自然不是多讓人歡喜的事情,但是也有些人高興啊,不是所有的八旗子弟都有機會享樂,清軍入關之時確實是各個富得流油,但是多年過去了,好些都落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