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兩日,康熙將除太子和八阿哥外所有在京的成年兒子都叫來了。
九阿哥頗有些吊兒郎當的開口道:“皇阿瑪叫兒臣過來可是有什麼事?”
他身上掛了個差事,但是也只是掛著個差事,平日裡都可以不用上朝,大多數時候還是在鼓搗賺錢的生意,順便給康熙的私庫增收。
今個兒在京城的兄弟們都來了,怎麼都覺得事情有些不簡單。
這麼想著,九阿哥突然看向了胤禛,難不成要封太子了?
沒等他多想,康熙便開口道:“梁九功,將奏摺拿給他們都看看。”
眾人傳著將奏摺拿著傳看,康熙一邊開口:“早些時候胤禛發現有個叫東印度公司的組織在打探大清的訊息,朕本來也沒當回事,大清泱泱大國,人才濟濟,遠隔重洋的一群洋人再怎麼狼子野心也奈何不了大清,可老大親自去了印度,親眼看了東印度公司的惡性,還有他們的形式手段,這個組織,不得不防。”
明朝鄭和下西洋,那個時候華夏這片土地是漢人統治的天下,擁有最為前沿的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
可清朝呢?
朝堂雖然沒有明著下海禁,但是由於海盜倭寇猖獗,避免明朝時期官商勾結走私的情況,康熙對海上貿易並不喜。
舶來品在大清受歡迎,大清的絲綢茶葉瓷器等在海外受歡迎,這樣的商機康熙也知道,只是他怕,巨大的利潤會使人瘋狂。
愛新覺羅家族的皇位是從漢人手中奪來的,清軍入關至今,雖以過了幾代,但是康熙還是怕。
怕什麼?
怕被漢人推翻統治,所以海禁一時雖未實行,但也不敢大肆提倡。
甚至暗中康熙格外提防這些。
因此,大清的造船技術,航海技術,雖不能說落魄,倒是已經比不上東印度公司那群野心勃勃的人了。
更別說,他們手中還有火器。
更加先進的火器。
作為一個政治家軍事家,康熙十分明白這種落後的結果,他自信在他的統治時代東印度公司不可能得逞,胤禛這個他看重的繼承人也不是無能之輩,但是他無法保證他的孫子,他孫子的孫子……
以前不知道便罷了,知道了,康熙便不會目光短淺下去。
只是要怎麼做,他也拿不定主意,到底不是小事,雖不是特別著急,但是不能不重視。
眾人看完奏摺,又聽了這麼一番話,十阿哥這個暴脾氣率先爆了。
他怒氣衝衝的開口:“皇阿哥,這等狼子野心之輩自然不能放任縱容,兒臣以為,應當直接打過去,將他們打服氣了,讓他們不敢存對大清不敬之心。”
話是這樣說沒錯,可是發過去,談何容易,隔著洶湧的海洋,大清的航海技術且不說,海上肆意妄為的海盜就是一個過不去的坎兒,更別說對方那強有力的軍隊。
這話聽著霸氣,但是廢話也是真的廢話。
康熙:“你有這個心便是好的,但是隔著大洋,你要怎麼打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