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回、豈因擇地而擇侶,無事暗語獻殷情
十大妖王的修為如今也有精進,除張妖王永軍外,徐妖王勝治也成就仙道,剛去天庭轉了一圈。原本除了肖妖王曉鳴之外,其他九大妖王的修為都在地仙以上,而如今肖妖王也成就了地仙。據說是在乾元山法會之後,其他九大妖王合夥把肖妖王扔進了奈何淵,並堵住一頭不讓他出來,肖妖王只好穿過奈何淵從另一端出來了。
他們一共來了四十個人,每個妖王帶著三名小妖扮作丫鬟僮僕,每個人的習慣還不同,比如肖妖王就叫兩個小妖扮作轎伕,另有一名小妖狀如彪形大漢貌似保鏢;徐妖王叫一位小妖扮作書童,另外兩個貌美的小女妖扮作丫鬟;張妖王富商打扮,帶著一名管家,另有兩房姬妾。
這些隨行小妖雖然都化為人形,但還是有些奇形怪狀,有的長著怪異的蒜頭鼻,有的以神識掃過會發現還留著小尾巴,論神通法力,甚至沒一個能比得上小蔥與阿斑。
看見這些隨行小妖,梅振衣也明白了,這十大妖王實在是異數,他們自己的修為雖高,卻不擅長於道法傳承,各自的修行機緣也難以複製。畢竟對於山野妖王來說,完整而成體系的道法傳承太難了些,修行大派的師道傳承都是無數代先人心血凝聚的精華,就算是梅振衣自創的二十四洞天也不是憑空而成的,況且就算修為再高,也並非人人都有立派宗師的潛質。
帶到人家做客,應該都是最能拿出手不至於太丟人的隨從了,沒帶來的可想而知。龍空山號稱十萬妖兵,估計都是充數壯門面的,當初真要攻打幻法寺的話,估計能衝上毒舌嶺只有這十大光桿妖王。
其實龍空山最早只有程妖王見仁,孫妖王見智。彭妖王見業這三位妖王,號稱龍空三見客,其他七位都是後來的。他們之間地排行不按修為、年歲,只按來到龍空山的前後,徐妖王是最後一個來的,所以排行最末。
梅振衣到現在也沒看出徐妖王是什麼妖物,其實十大妖王自己也是一筆糊塗賬。想當年徐妖王來到龍空山的時候,另外九大妖王怎麼看他怎麼就是一個人。可是徐妖王非說自己是傳說中的瑞獸麒麟所化,也就只好隨他了。
十妖王連同隨從一共四十人,可是“客人”卻來了四十一位,說來也巧,崑崙仙境妙法門派了一位使者到蕪州找知焰,命知焰協助師門在人間尋找溫心寒玉髓。知焰仙子當年請求離山,但仍是妙法門弟子,奉師門之命、持傳人之禮、守妙法之戒。所以妙法門命他協助尋找溫心寒玉髓,知焰也應盡力協助。
溫心寒玉髓,就是清風改動九轉紫金丹方,用來取代人身果的東西,不論是煉器還是煉藥。都是難得的輔助性天材地寶。它能代替人身果,使煉成後的九轉紫金丹連凡人都可服用,原足見其妙用神奇。不拿它來煉製九轉紫金丹,也有很多別地用處。
梅振衣如果繼續煉製此類靈丹的話。其他的靈藥都還好說,就是溫心寒玉髓或人身果難得,要麼去向鎮元子求人身果煉製大羅成就丹,要麼尋找溫心寒玉髓再煉九轉紫金丹。
溫心寒玉髓不是那麼好找的,簡直是可遇不可求,上次能得到一枚完全是意外的福緣。妙法門為何需要此物,使者沒說。但梅振衣卻覺得太巧合,因為玉鼎真人曾託他治療元充的腿疾。答應以溫心寒玉髓一枚相謝。
治療元充的腿疾需要一年時間,現在才過去一個月,估計到時候玉鼎真人才會把東西送來,妙法門找的時機可真準啊!
對待師門使者,知焰也不會敷衍,直言會盡力協助,並告訴來使玉鼎真人相托之事,一年後自己地道侶可能會得到一枚溫心寒玉髓。她可以與梅振衣商量。知焰回答還有分寸。溫心寒玉髓畢竟未到手,要是她自己得到還好說。這麼珍貴的東西,也不能一句話就替梅振衣送人了。
使者聞言連聲稱謝,並對梅振衣說不敢輕易相索,願意幫助他在青漪三山的方正峰上種植生元杏。
生元杏是一種靈藥,只能生長在雲煙飄渺的極高峰,而且是在仙靈之氣充盈之地,青漪三山中只有方正峰絕頂四周可以種植。以此為藉口,那位使者就在青漪三山留了下來,在方正峰頂四周的絕壁上種植生元杏。
絕壁上種東西可不簡單,雖然人們在深山峭壁上能見到不少石縫中生長地野樹,但那是多少年多少代各種因素巧合才存活下來的,絕大多數落在石縫中的樹種根本沒有發芽的機會,少數樹種遇雨水發芽,但能夠存活地少之又少。
種植生元杏,不僅要找到合適的地點,還要以仙家法力澆灌使它生根存活,也不能保證每一株都能長成。這位使者有仙家法力,方正峰也是合適的地方,卻一樣很難種成生元杏,原因很簡單,方正峰的地氣是經常被擾動的。
絕頂之上有引雷陣,以指妖針運轉地氣,引天雷劈擊淬鍊魚骨劍,並有照妖鏡反激天雷之力。剛發芽的生元杏仁非常嬌弱,時常受地氣擾動,在這種環境下很難成長,別說妙法門使者,就算把天下最擅長此道的明月仙童請來也不好用,但這位使者也不嫌麻煩,總是有一搭沒一搭的種樹,留在三山不走。
事情還要從頭說起,這位使者姓楊,法號天感,是一位俊朗地男子,臉頰稍顯削瘦,兩道劍眉很有神采。妙法門中大多是女弟子,但也有男子,這位楊天感據說與西王母還沾點親戚關係,剛剛成就仙道不久,去了瑤池仙境一趟,帶回了尋找溫心寒玉髓的法旨。
妙法門不敢怠慢,派弟子到崑崙仙境自處搜尋。而楊天感自告奮勇來到人世間,首先向世間妙法門掌門彩琴傳信,隨後又來到青漪三山。
知焰在妙法門早就認識楊天感,聽聞他來訪,與梅振衣一起迎出青漪三山。知焰一見面就行禮道:“弟子拜見天感師叔!”
楊玄感立即伸手相扶:“我已成就仙道,超脫世間輪迴,不必再叫我師叔,直呼法號天感就可以了。”
知焰怔了怔。不等楊天感相扶就已經起身道:“恭喜天感前輩!”不再叫師叔卻換成了前輩。
一旁的梅振衣也有些奇怪,這楊天感說話是什麼邏輯,成就仙道就不再叫師叔了?看樣子是不想知焰那麼稱呼他。梅振衣所不知的是,這位天感仙人當初在妙法門時,就有與知焰結為道侶之意,可惜知焰沒那種想法,反而請命離山去尋找飛雲岫去了。
楊天感來到齊雲觀與十大妖王是前後腳,緊接著就聽見門外大呼小叫的聲音。十大妖王帶著一群不倫不類的隨從也到了。楊天感聽見喧譁感應到一眾妖類氣息,當即眉頭就是一皺,知焰趕忙致歉道:“門外是我與振衣邀請的客人,請前輩稍候,我們去迎接。大家一同入青漪三山。”
當晚在聽松居設宴,為十大妖王與楊天感接風,設了好幾席,陪席上坐地是十大妖王地隨從。梅毅、張果、積海、劉海等三山中地修士同席招呼,連阿斑也人模人樣的坐在一張凳子上伸爪子掏果品吃,這讓眾小妖感覺十分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