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振衣笑道:“我有延伸神識地法寶,又悟出了以一物為引,神念與萬物相激引的法術。”
姚妖王瞪大眼睛追問:“這法術叫什麼名字?”
什麼名字?說實話,梅振衣還沒給它起名,聽姚妖王這麼問,他莫名想起了兩件事:一是穿越前第一次見聞世上有真正的法術,就是梅太公用一碗河沙為引在米缸裡撈出一網河蝦,當時梅太公說那門法術叫“神宵天雷”(詳見002回),梅振衣不解其意。
現在想來,那應該與他今日所悟是同一門妙法。但當時的梅太公沒有藉助任何法器,當然也沒有指妖針之助,在米缸裡隨手抄出河蝦來,顯得更加玄妙。難道梅太公早已有出神入化之能,修為遠在今日地梅振衣之上?
梅振衣仔細回想,覺得事情不是這樣,梅太公不像有地仙修為,那就說明此法的運用另有玄妙。一念及此他突然想通了,不是梅太公的法力更高,而是所做的事情不同,且他的手段更加純熟巧妙,得自系統的師傳,掌握的已經相當熟練透徹。
憑空尋找藏神石這種天材地寶,將姚妖王從化身變換的迷霧中找出來。這些事比撈幾隻小魚小蝦難上何止百倍?看來要把這門法術地玄理吃透,不能總是僅從艱難之事入手,也不能總是藉助指妖針這等法寶,而應該從一些平常小事開始研究,就用自己神念之力,這樣才能真正成為一門傳世妙法。
否則的話,就算梅振衣自己會了,可以做到種種不可思議之事。也無法系統的傳授給弟子。就算弟子修為高超,可以熟練控制指妖針這種法器,世上也不可能有那麼多指妖針,要將它從一種屬於某個法器的妙用變成一門獨立的法術才行。
師父鍾離權曾說過,此法與張天師所傳“五雷天心正法”以及符籙之術有相通之處,看來有機會還得向真正的符籙高人問道請教,好好鑽研一番。
他想起的第二件事,就是那天與西海湟相鬥。西海湟吐出骨劍激引天雷把他給劈了。受此啟發,他不僅與知焰研究出紫電、青霜劍的聯手合擊之術,而且還自悟了這一門激引萬物地道法。再回想起當初梅太公稱類似法術為“神宵天雷”,也不是沒有道理,甚至很貼切。
梅振衣有些走神了。面前地姚妖王晃了晃手問道:“梅公子,你怎麼了?難道有什麼不便告知的嗎?”
梅振衣回過神來一笑:“不是,剛剛想起一些往事而已,此法術名叫——神宵天雷。”
“神宵天雷?好名字!”知焰在一旁讚道。她是知道幾分內情地,所以並不意外。
姚妖王有幾分不解,但也不好窮究追問,反而更添佩服,不無羨慕的自言自語道:“這麼厲害的法術,不知我能不能會?”
他不問“我能不能學?”而是說“我能不能會?”因為世間道法不可輕傳。一些旨在修煉心境的心法要訣還好說,比如守望傳梅振衣的“四念處”,但是威力極大地應用法術。比如這種“神宵天雷”,不可能想學就能教,就算是師傳弟子也要經過立戒與各種考驗。況且對於山野妖王來說,有一些天生的特異神通別人也是學不會的。
姚妖王這麼說,明顯對這門法術很感興趣,卻又不好直接開口求教。梅振衣不動聲色道:“來日若有機緣,未嘗不可印證切磋。……但今日之事未畢,還剩兩局比鬥未完。請問下一局是哪位妖王出場啊?”
姚妖王迴歸本陣。眾人又落到地面站定。十大妖王中只剩下宋妖王時宏與徐妖王勝治沒有出手了,恰好又輪到梅振衣出題。宋妖王小聲對徐妖王道:“我們還比嗎?見了剛才的手段。我怎麼琢磨也贏不了啊,何況下一局是梅公子提技藝?”
徐妖王:“怕什麼?我們本來都已經輸了,但也不能一局都不勝啊!你先上,不論他們比什麼,你贏不了不要緊,最後一局我出題,自有辦法扭轉乾坤。”
宋妖王嘟囔道:“這話可是你說的,我輸了不要緊,最後一局你有辦法能贏,那我就先上了,輸了你們可別怪我。”
旁邊其他幾位妖王紛紛道:“我們都輸了,還有什麼好怪你地,快去吧。”
宋妖王是一隻長耳兔成精,天生有些膽小,縮頭縮腦走上前道:“這一局我出場,請問二位想比些什麼?”
既然是梅振衣出題,隨便提一種世間技藝,想贏宋妖王那是太輕鬆了,就像一開始與段妖王比下棋一樣。但經過剛才的幾局比試,梅振衣的想法變了,若想徹底震服這些山野妖王,還是要用真正能服人的手段才行。
想到這裡,梅振衣試探著問了一句:“宋妖王,請問你擅長哪些世間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