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武俠修真>靈山> 043回、道心應住如神在,分別歧路問靈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043回、道心應住如神在,分別歧路問靈臺 (2 / 2)

然後他們開始透過冥想、催眠等方式與這個“不存在的人”溝通,經過了一系列的失敗後,終於有一個自稱是這個人的鬼魂開始和他們交談,告訴他們關於自己的一切。這還不夠奇妙,當談到那個人生活的時代,那人竟能糾正心理學家們對歷史瞭解的誤差。到最後溝通者給弄糊塗了,開始懷疑這子虛烏有的人物真的存在過。人神秘莫測的心境是一座可開啟的靈山,現實甚至比任何科幻更離奇怪誕。

這個著名的實驗已經非常接近於古代修行人的鬼神之說了,只差一層窗戶紙沒捅破。一個合格的修行上師會給弟子留下真正的“心印”,包括日常言傳身教所含有的一切資訊,當師父不在時,弟子還可以在一種特別的入靜或冥想狀態中“見”到他,與之交流。

這對於普通人來說也許並不是很神秘,比如張三留給你的印象很深刻,遇到什麼事你會思考“假如張三在這裡,他會怎麼說,又會讓我怎麼辦?”然後會得出一個結論。而修行高人能把這個過程直觀化、具體化,可以在神識中招喚出師父或某些鬼神的形像,和他直接交流。

有些東西師父教徒弟了,徒弟也聽懂了記住了,但修行不是在學校上課,具體的境界和各種法術神通是要一步步實證的。有時候師父傳完法就走了,弟子在漫長的歲月中逐漸修煉,所依靠的重要途徑之一就是這種心法。

那麼在神識中招喚出來的師父,是否就是師父本人呢?是也不是!說他是,是因為與之交流所說的話,回答的問題,與師父在時不會有什麼兩樣,因為這個形像本身就是上師傳道時留下的一切資訊。說他不是,因為那只是神識中的一道心印,他不會再告訴弟子以前沒有傳授過的東西。如果弟子有什麼新的收穫或突破,那也是在這種交流點撥下自己求證的,只不過透過這種方式感悟。

為什麼修行人自古以來要修到大成真人之後,才可以正式為傳法上師收弟子入門呢?就因為如果不到大成真人境界,就不能給弟子留下心印,師父一旦因故離開,弟子修行就無所適從了。弟子要使用這種心法也是有條件的,比如有的門派首先要修成“迴魂仙夢”能夠鉅細無遺回憶起此生一切往事,然後才能運用此種心法,丹道弟子至少要有“靈丹”境界,佛門弟子至少要能入“三禪”定境。

再比如說密宗有一種“本尊上師法”,修行中可以與上師交流,而那位“本尊上師”在現實中或當時的年代中,對於其它人是根本不存在的。甚至有人悟性極佳只看道藏典籍,突然開悟也能修行有成,他甚至能與留下法門的“上師”進行神識中的交流。這種情況看上去很神奇,但交流的範圍不會超出他所悟的內容,弄不好也會入魔,也算是一種類似的心法吧。

孫思邈當然不會教梅振衣密宗本尊上師一類的心法,他是行醫的道士,而且梅振衣拜師問道時開口談的是鬼神之說,臨別之前孫思邈秘傳心法叫作“靈山心法”,入門第一步稱為“如神在”,孫思邈只教了這第一步的口訣,更高的境界需要梅振衣自己去探索。

孫思邈教授梅振衣的東西很多,包括醫道與外丹餌藥,還有內養功夫與導引之術,除此之外他有三句話讓梅振衣獲益終生。這三句話也是梅振衣一生修行的心性根基——

第一句話是評價呂純陽時說的“你莫管他是仙是凡,就看他如何行事而已。”

第二句話是在梅振衣路遇鍾離權之後說的“你已在悟道中途,那就守好心中所悟之道,見怪莫怪便是。”

第三句話就是臨別時傳靈山心法之前說的“莫說是師父我,就算漫天神佛,在傳人心中也要做到‘在與不在,並無分別’。”

孫思邈、梅毅、程玄鵠都走了,梅振衣一時之間悵然若失。他仍住在齊雲觀,除了習武讀書之外每日修行內養功夫,還是當初臥床不起時孫思邈教他的那一套,如今他已經達到“移經動氣”的境界。

一年前孫思邈為梅振衣巡經點穴,以內勁按摩他的周身十二正經,讓當時身體虛弱的梅振衣感覺非常舒適如沐春風。而如今不需他人之手,靜坐時內勁發動,又自然而然的進入到當初那種狀態,不僅是舒適,氣機鼓動遊走全身,按少陰、厥陰、太陰、少陽、陽明、太陽的順序每巡行一周天,好像全身都已經被淨化洗煉了一番。

就在這一夜,梅振衣終於又一次修證了“五氣朝元”的境界。定坐中仍可內視全身,而且這一次與穿越前在北京中醫藥大學的小山上感覺不同,不僅僅是一種精微的感知能查覺到經絡腑臟的執行,而且神識中彷彿有一雙眼睛能夠“看見”。所見並不是解剖中那種血肉,而是各種氣機執行下清晰的輪廓光影。

梅振衣用了一年時間,將一副最弱的身體,又重新修煉到最完美的境界,突破五氣朝元。修行弟子入門煉形退病達到初步圓滿,僅僅用這麼短的時間應該說是相當神速了,況且梅振衣只有十三歲。然而轉念一想,這也不算奇蹟,因為他穿越前活了二十年,早已達到這個境界,如今這一年時間不過是把失去的修為重新找回。

修行入門的標誌,一般都有兩個:一是能夠“內視”,不論是用哪一種方式應該能感覺到自身內部狀態;二是透過這種煉形術退病,使身體達到一種健康無病的狀態。為什麼這樣才能入門?因為修煉更高深的道法,不能憑藉殘缺的爐鼎,如果身體上有缺陷可能會出問題,另一方面修行人要隨時感知自身出現的變化。

孫思邈所傳的這套內養功夫,名叫“省身之術”,相比其它修行門派的道法,另有一種妙用,那就是修煉到高深境界時,不僅可以內觀自身,還可以延伸神識觀測他人,輔助診病之用。那麼神識如何在診脈時延伸觀測他人呢?這就需要鍛鍊了,鍛鍊的功夫就是孫思邈臨別時所授的“靈山心法”。

除了餌藥、導引、辟穀等輔助修煉法門之外,孫思邈教梅振衣最根基的道法就是“省身之術”與“靈山心法”。省身術是感知與鍛鍊自身爐鼎的,還可以惠及他人用以醫道治療,而靈山心法往玄妙裡說是一種與神靈溝通的方法,簡單的說就是一種鍛鍊神識的法門。

神識重新清明之後,感覺要比穿越前的那一次修為突破更加精深敏銳,他不用看也不用聽,似乎就能感知到靜室中一切物體的存在,甚至窗外小蟲爬過那細微的震動。這種感覺一開始非常好,你幾乎覺得自己無所不知,但時間稍長便是一種困擾,比如一隻螞蟻在地上爬,都可以吵得你睡不著覺,在夜間體會的尤其明顯。

梅振衣並沒有什麼困擾,孫思邈早就教過他收斂神氣之法,達到一種既能敏銳感知又不受紛擾的狀態。此時就能看出來修行人有上師與無上師的區別,假如有人無師自通突破門徑喚醒神識,會被這種奇異的感覺困擾很長時間,有的妖精自感成靈,不走運的甚至會被困擾多年,直到悟性修為更進一步才能解決,於是乾脆躲在深山洞府中不出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