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武俠修真>靈山> 031上、剝取浮名留仙籙,落魄遺身放凡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031上、剝取浮名留仙籙,落魄遺身放凡流 (1 / 2)

當天傍晚,有人騎快馬從齊雲觀送一個木匣去了蕪州刺史府,木匣中裝的是一隻一尺多長的妖蠍屍體。隨木匣還有一份在黃綾上書寫的“仙詔”,這是一封由齊雲觀觀主純陽子寫給蕪州刺史蔣華的信,信中寫道——

“蕪州一帶妖孽作祟,盜取嬰兒欲修邪法。此等殘害生靈之舉,本山人豈能坐視。現妖孽已誅,嬰兒救回,特告知蕪州府臺及百姓安心。貧道於此地修行數年,多受鄉民供奉,今日斬妖救民聊以回報。蕪州事已了,雲蹤不再留戀,將攜眾弟子云遊五嶽尋訪仙友。

齊雲觀乃蕪州梅氏之地,已特招梅氏公子前來交待,此去之後,請府臺與梅家商議另擇觀主勿使空存。日前聞孫真人思邈於梅府做客,前輩真人德昭於世,本山人遠不及也,已託其暫領齊雲觀。孫真人於天下有濟世之功,定能福澤蕪州四方,請府臺謹而善奉之。”

這封信也不能算是偽作,因為它是呂純陽親筆寫的,當然也是在梅振衣的授意下,張果逼著他寫的。梅振衣將此事處理的很巧妙,盜取嬰兒的罪名被安到那隻被梅毅殺死的、不知名的蠍妖身上,殺死妖孽救回嬰兒的功勞,居然被安到呂純陽的頭上。蠍妖已死無法開口,而呂純陽也將“攜眾弟子云遊五嶽尋訪仙友”,離開蕪州不知去向,此事詳情已無法深究,但孩子們是救回來了,妖孽也被殺了,也就沒必要再去追究。

最重要的一點,這件事看上去從頭到尾根本沒有明崇儼出現的痕跡,也與菁蕪山莊一點關係沒有!

這下呂純陽可就出了大名嘍!他原本只是一個高高在上的“世外仙人”,帶著一幫道士裝神弄鬼忽悠百姓,連近距離看過他的真面目的人都不多,此時搖身一變搏得了造福滿城的美名,而且事成拂衣去,只留身後名,其品行之高潔令人仰止。

當天晚上蠍妖屍體送到州府,第二天梅振衣派船將六十餘名被救的嬰兒送回蕪州城內,同時傳出了呂仙人已攜眾弟子飄然而去的訊息。蕪州滿城轟動,有多少人提及呂純陽大名時都是感激不已崇敬萬分,甚至後來有人家逢年過節還要向純陽子呂仙人敬拜祈福。梅振衣一開始碰見呂純陽,很詫異的發現這傳說中的呂祖呂洞賓所為竟然是江湖騙子的行徑,他也沒想到,後世純陽真人的大名,最早卻是從自己手中傳出去的。

蕪州人民感謝的高人除了呂純陽之外,還有一位神醫孫思邈。在嬰兒被救出妖孽的巢穴之後,是孫思邈開出一劑醒魂養神湯,讓這些受驚嚇折磨又暈睡兩夜的孩子調養服用。發藥的時候沒有收一文錢,據說是呂仙人臨走時在觀中留下了歷年積攢的錢財,這些都是蕪州一帶百姓供奉的,孫真人以此買藥用之於民。

蕪州刺史及地方官員接信之後自然不敢怠慢,特意上門來商量齊雲觀如何處置?道觀自然要有道士住持,在唐代想成為一名正式的、受官方承認身份的僧侶或道士,條件是非常嚴格的。以僧人為例,不僅要透過考試,還有嚴格的名額限制,想當個和尚不是自己剃頭那麼簡單,甚至比現在考重點大學還要難。僧人有正式的身份證明,稱為“度牒”,道士的則稱為“籙書”。

在唐代,出家人不納稅服役,在唐朝初中期均田制沒有崩潰之前,正式的寺廟道觀還有國家分配的田地做為奉養的產業。出家人可能不親自種田,但有佃戶耕種,每年向寺廟道觀交租。唐代的《均田法》就規定:“凡道士給田三十畝,女冠二十畝,僧尼亦如之。”

急切之間找不到一名德高望重的道人來住持齊雲觀,梅振衣腦筋一轉就想到了孫思邈,他老人家就是位受籙的道士。但是孫思邈是來蕪州做客並非定居,等到梅振衣身體無恙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要走,所以梅振衣試探的問了老人家一句:“想請老神仙暫領齊雲觀,不知可否?”

孫思邈答道:“我說過要在這裡留一年,如果此觀一時無人住持,我居於觀中暫管倒也無妨。……我看此地風清水秀,我若在此,你也搬來住吧。”其實孫思邈未必要留滿一年,梅振衣的身體恢復比他預計的要快得多,但此時動了收衣缽傳人之念,當然不著急走了。

如此一來就好辦了,蕪州地方也沒什麼意見,只要孫思邈還在此地一天,齊雲觀就歸他住持了。梅振衣將齊雲觀供奉給孫思邈並不是一時突發奇想,他早就看出來老神仙在菁蕪山莊中住的並不自在。孫思邈的名聲太大、地位太高,所以這次來菁蕪山莊並沒有驚動地方與百姓,外人並不知情,他本也沒想到這次一定能把梅振衣救醒。

孫思邈是個醫生,一生雲遊天下,走到哪裡都不忘了行醫濟世。當他決定在蕪州久居,在山莊中自然感覺有些不自在,因為菁蕪山莊是梅氏私宅,不可能開堂行醫。老人家以前的習慣與心裡想的事情,梅振衣透過兩個藥童偶爾的閒聊也查覺一二。這下好了,走了呂純陽,把齊雲觀供奉給孫思邈,蕪州百姓也都聽說了神醫孫真人在齊雲峰上懸壺。

孫思邈對梅振衣處置此事的一系列舉措非常滿意,心中稱讚不已。就在梅振衣請示齊雲觀的安排之後,老人家坐在那裡摸著他的後腦勺說道:“騰兒啊,經過這件事,你讓我感到很安慰。”

梅振衣低頭恭恭敬敬的說道:“老人家何出此言?您昨天剛剛提醒我要注意梅毅的性情,我卻沒有立時想到,以至於他轉眼就殺了觀中所有的道士。此時您誇獎我,實在慚愧忐忑。”

聞此言孫思邈的神情也變得有些黯然,嘆了一口氣道:“人與人相處,彼此之間心性都有影響,尤其是當你年幼之時,受身邊人一言一行影響最大,所以我才會提醒你。……我之所以誇你,是因為你有大智,這恐怕也是天生的,希望待你成年時,不要被磨滅。”

梅振衣一皺眉:“我有什麼大智?老人家過獎了吧。”

孫思邈搖搖頭:“殺妖邪救嬰兒,此等名利雙收且受滿城敬仰之事,你竟然能毫不居功,將功勞都推到那純陽子的身上,這可不是小聰明!”

梅振衣笑了:“若名利坦然誰不想要?但此事牽扯重大,到現在很多內情仍然猜不透,總之不是什麼好事,我與梅家可不想沾邊,能給蕪州百姓一個交代就是了。”

孫思邈點點頭:“這便是你的過人之處了,假如換個人,只要不說出明崇儼之事,反正是託言蠍妖作亂,這萬民稱讚的功勞自己認下就是了。……你卻考慮的更深遠,這偌大的名利功德,你想也沒想就能放下。……聽說梅毅受你父所託,還要教你自保之道,看來你已經學會自保了。”

梅振衣被他誇的有點不好意思:“不要總誇我,我年紀還小,不懂的東西還很多,往後還要多向老神仙請教。”

孫思邈眼光甚是慈祥:“請教我?那我就問你一件事,呂純陽如何處置?”

梅振衣:“我正有事想請教呢,請問有沒有一種辦法,能廢去這種人的道法修為?”

孫思邈眼神亮了亮:“有,我就會,只要你制服他使之不能反抗,我可以施針散盡他的一身修行,而且不傷其本來身體。”

梅振衣微感意外:“您老的針術如此神奇?”

孫思邈淡淡道:“也沒什麼神奇的,我和你講過利劍雙刃的道理,世間其它的技藝也一樣,可以救人也可以傷人,與技藝無關,只在於用者。……騰兒,你想不想學?”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