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右主城。
隴右之地雖說是戰略要地,但是這座城池的規模並不大,甚至比起同級別的城市來說,還要小上許多。
更不要說,和長安、洛陽、單于都護府這樣的城池,根本沒有可比性。
一是因為隴右自古貧窮,還有就是,這裡完全是按照軍事城鎮建立,人口不多的原因。
正是因為如此,這些人才會如此肆無忌憚,越是貧窮落後的地方,越是混亂,不容易治理,管制。
城主府內,隴右道刺使韓明站在一旁,看著眼前的場景,露出了一絲無奈的苦笑。
隴右是軍事重鎮,自然,掌管政務的刺使,權利就被無限的弱小了。
尤其是各方豪族聚集,高士廉坐鎮隴右,各種事情更加顯現不出他這位刺使有什麼重要性。
韓明也是一副中年讀書人的形象,顯得十分溫和,只是這種溫和的氣質放在隴右,是在是有一種不符合情境的感覺。
刺使,在唐朝就是土皇帝般的存在,一般來說,此時都是李氏宗族的族人擔任,全都是軍政一把抓,比如李世民幾個外出封底居住的兒子,全都掛著刺使的官職。
也有一些,是外姓官員,就像是隴右,單于都護府的的曹銘,他們掌管著一方政務,卻沒有軍權,這跟信不信任沒有關係,而是作為帝王,必要的平衡之道。
韓明看著趙國和李愔在大眼瞪小眼,又看了看彷彿神遊天外的高士廉,很明智的選擇閉嘴,沒有參與進去。
當年在突厥被擊潰,頡利被生擒到了長安以後,大唐境內的軍隊,曾經出現了大規模的調整。
現如今,統領隴右之地五萬大軍的,是大將獨孤彥雲,獨孤彥雲是當年玄武門事變的主力之一,是李世民的絕對心腹。
而獨孤家族,就是豪門之一,要說這獨孤彥雲也屬於異類,雖說是獨孤家族之人,但卻是庶出,母親是一個丫鬟,是如今的獨孤老太爺,酒後混亂,留下的孩子。
大家族中的傾扎,並不比皇族來的少,對於各種利益的掙扎,爭搶的更是激烈,獨孤彥雲的的身份,就決定了他在家族中受盡欺辱。
獨孤彥雲在年輕的時候,就展現出了他的才華,由於年輕,不知樹大招風這一道理,所以遭到了更大的猜忌。
他母親死後,獨孤家竟然連一座棺裹都不給準備,獨孤彥雲氣憤離家,遇到了李世民,當時的李世民正在闖蕩江湖,意氣風發的時候,正好遇到了揹著母親屍體前行的獨孤彥雲,被獨孤彥雲的孝心所感動,幫助孤獨彥雲埋葬了他的母親。
從那時起,獨孤彥雲就一直跟隨在李世民左右。
宇文哲讓李愔帶人前來隴右,還能放心的原因,就是因為獨孤彥雲掌控著隴右的軍權,正所謂槍桿子出政權,誰有軍隊,才是最大、最終的依仗。
當年獨孤彥雲跟在李世民身後,在渭水正面面對頡利,隨後,被調往隴右,在前世的歷史上,獨孤彥雲就是死在了進攻突厥的這一場戰役上。
而由於宇文哲的參與,獨孤彥雲只是帶兵封鎖了頡利帶兵投靠土谷渾的道路,並沒有參與正面戰役。
所以,到了現在,獨孤彥雲依然活著,依然在為李世民鎮守著隴右這一方軍事重鎮。
不過,隴右之地的情勢太過於複雜,獨孤彥雲顯然不能插手,或者說沒有理由插手,就像是韓明插手軍隊是忌諱,獨孤彥雲插手政事,同樣是忌諱。
城主府裡的這些人都知道,所以從來沒想過利用軍隊。
就像是現在,李愔十分強硬的要直接帶人去土谷渾問罪,而趙國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