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抗戰之召喚猛將> 第394章 醞釀大反攻(第二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94章 醞釀大反攻(第二更) (1 / 3)

1938年10月16日。

隨著國~軍第187師和獨立361旅,相繼撤出梅州地區,日軍第21軍第5師團,於當天上午9時,徹底佔領梅州全境;

1938年10月17日。

在大亞灣修整了一日的日軍第18師團、第104師團,開始從大亞灣全線出擊,分別向惠陽縣、惠東縣、海港縣三個地區進發。

並且於當日下午3時,於國軍第62軍151師、152師、獨立第9旅交火,戰況異常激烈,戰鬥至當日晚上8時,雙方方才停火;

1938年10月18日。

日軍第5師團,從梅州出發,兵分兩路,一路向西進發,攻打國軍第63軍重兵駐防的河源;

另一路也足有一個旅團6000餘人的兵力,對惠州市展開進攻;

1938年10月18日,晚7時。

廣東守軍失去了梅州,導致梅州、河源、惠州的三角防禦陣型全面崩潰,面對著日軍近7萬人的猛攻,河源和惠州防禦戰,守軍戰士打的異常艱難。

各部全線告急,河源、惠州防線,全線面臨崩潰。

河源和惠州一旦丟失,則廣東過半土地,將徹底被日軍拿下!

戰況十分危急!

於是乎,國~軍第12集團軍內部,對接下來的戰鬥分析,呈現出兩極分化。

其中一部分人認為,務必死守河源和惠州防線,寧死不退;

另外一部分人認為,當火速撤離河源和惠州,儲存有生力量,集中主要兵力,全力扼守廣州、東莞,以及珠江口。

由於持有這兩種意見的12集團軍高層人數皆很多,導致了總司令餘漢謀,一時間也拿不定主意。

“我到底該聽誰的?”

餘漢謀自嘲道:“河源和惠州到底要不要守?還是現在就撤退,儲存兵力?”

~~~~~~~

~~~~~~~~~~

惠州市惠陽縣淡水鎮。

八路軍第512旅旅部。

歐陽再看完這些最新戰報後,腦海中不斷地思付著穿越前自己對於廣州保衛戰的瞭解,以及未來的戰局走向。

“餘漢謀總司令,他還是沒有信心守住廣東啊!”

歷史上的廣州保衛戰從爆發到結束,僅僅持續了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就宣告廣東8成土地淪陷、廣州淪陷。

除去日軍兵力強盛、國軍勢弱這一客觀原因,其主要的原因,大部分就在於第12集團軍內部,缺乏一個統一的戰略性思想。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