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就有一個大問題,怎麼解決肉食?他可是一天需要八餐供養,無肉不歡。
還有柴火,沒辦法就地取材了,天氣也更炎熱,比山林中溫度更高,那他這好不容易白了些的面板,又得曬成古銅色了。
環境的改變,無法避免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水土不服到不會那麼誇張,來都來了,就當是組團外出旅行了一趟。
話雖如此,如果想在這裡放牧種地,非得要安全的據點,他們是開荒者,理當吃苦。
只是這才剛把東西放進山洞,戰士們就議論紛紛,說還是房屋住起來舒服,頗有些看不上山洞了。
這到底誰才是土生土長的原始人啊,既來之則安之,至少他覺得洞裡比外面涼快。安頓好後,便讓大家煮東西吃,同時與長老,還有帕布他們一起開會商量。
“山潤,當初你們怎麼不選那一座山?”他個人覺得那邊植被更豐富,也是這附近入眼所見最大的山。
“那邊不行的,沒路上山,只有猴子能上去。”
想了想,他又問:“你們那麼衝動搬遷過來,就沒考慮過吃食的問題,難道可以一直吃果子?”
“當然不是,這裡有很多野豬、鹿、兔子、牛,就是狩獵的時候要小心一點才能靠近。”
在一問一答中,他對這裡瞭解更多,也增強了信心。
“我安排一下,吃完東西,春你和夏布帶人去勘察一下週圍,那邊的山也去看看。大康你帶一隊人出去狩獵,順便收集些柴火回來。剩下的人開始修建圍牆,我會教你們怎麼弄,暫時就先這樣吧。”
飯後就行動起來了,祝融帶著童子軍巡視四周,圓圓的山頂上也會留人瞭望,防止希夷人突然出現,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蘇陽有預感,希夷人既然每到秋天都會來搶奪,多半會按照以往的路線,那這裡肯定會來,交戰的日子不遠了。而他也沒有太多的時間,人手還是有些不足,早知道應該強硬一些把火部落的人帶過來。
亡羊補牢,為時不晚,事情還沒有跳出他的預計。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吧,圍牆與之前相比要改變一下,還有房屋修建,都不能照搬之前的經驗。
現在也不用修房子,住在山洞裡就不錯了,只要有圍牆保證安全就可以。他先檢視了一下週圍的土質,還成,可以利用起來。
河水比較清澈,作為飲用水完全可以,能看見的石頭石塊也比較多,他讓大家尋找石頭,刨坑埋在地上,有筷子那麼深就足夠了。
大小石頭都可以用上,相當於是地基,即能防潮也能加固。現在製陶的技術日漸成熟,會製陶的人數也上來了,能解決到希夷人的威脅,他想試著燒一批石灰出來。
用石灰混合砂子得到石灰砂漿,到那時砌牆抹地都會方便很多了,從一定程度上來說,石灰砂漿比水泥的作用還大。比如水泥的地面容易潮溼,但用石灰就不用擔心了。同時也可以制一些石灰罈子,儲存需要乾燥的物品。
想這些太久遠了,他估摸著用木材燒石灰,沒那麼容易,再說還沒發現石灰石。但只要把石灰給燒了出來,就能為冶煉金屬打好基礎吧,這些方面,都只是理論。
“你們看好了,用陶罐裝水倒進地裡,把泥土攪拌成泥漿,然後抱過去砌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