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可以超過五十斤鹽!”他這不是無的放矢,按照滷水含鹽量百分之十五來算,每天有個三百多斤滷水,便可完成任務了。
現代桶裝水大約重三十六斤左右,相當於有十桶滷水,即可得超過五十斤鹽,真的沒什麼難度。
而有鹽氏那邊是因為製鹽的方法落後,所以守著鹽礦,產量卻很低。至於有熊的陶器很多,隨便用,人口也多,沒道理產量提不起來。
大話人人都會說,但會付之行動的卻少之又少,所以蘇陽就成了關鍵人物,無他就無鹽礦!
參觀完鹽場,大部隊在這裡就餐,從這裡出發,距離沼澤地不到一個小時路程,說不定今日就可以開戰,所以吃飽喝足休息好就很有必要了。
蘇陽正在思索破解之法,那沼澤地四面透風,想要打下圈起來很有難度,白天倒還好,這晚上沒有防禦工具,稍微一個馬虎,蓮臺就可能丟掉了。
吃東西時,幾個長老,帕布等隊長,圍坐在一起,蘇陽大概說了下那邊的情況,然後就詢問該如何作戰!
陳與山丘的長老也來了,還有冬雪與東山都來了一位,這幾人的心思都在鹽礦,這會正在計算著一天五十斤,一個月得有多少鹽,然而根本算不清楚,凌亂了,只知道很多很多。
“蘇,你有什麼想法?”瑪祖主動問道,算是在示好吧,沒必要讓每次開會都搞得要投票似的。
他想了想,這其實是在制定戰術,好一會才出聲道:“我打算把戰士們分成上中下三路,然後往前推進,到時候先拿下沼澤的一邊,砍伐樹木,建立防禦線。跟著推進拿下沼澤的另一邊,等若把沼澤先給圈起來,最後在想法搞定蛇群。
路上遇到食草動物可以放過,遇到食肉動物能殺則多殺,這些都是肉食,我們的戰士要吃肉,部落裡七百人也要吃肉。蓮臺的存在,會一直吸引野獸靠近,正好我們等著狩獵,都不用外出去尋找。”
在場眾人紛紛表示是這個道理,可就是如果野獸太多,也扛不住啊,好在他們的戰士也不少。
蘇陽又說道:“這樣,大康你走上路,穩打穩紮,如果遇到野獸跑了,也別去追,目的地是沼澤的左邊;帕布,你帶人走中路,見到的野獸都要儘量獵殺,如果兩邊頂不住,你也要去支援。
春,你帶人走下路,儘量多發揮弓箭的作用,下路的方向過去就是猩猩群的位置。夏部落的人可以與之溝通,和平相處。諸位長老與其餘人也走下路,這條路過去戰鬥不會那麼激烈,你們到了沼澤的右邊就建立防線。
最後,夏布你帶十來個野人,不管路線,儘量追殺這個方向過去落單的野獸,我要讓這一路過去成為安全區,都屬於我們的地盤。”
他說得簡單明瞭,分配上也很合理,兩百人太多,如果一條路推進過去,雖然抵達沼澤絕無問題,可卻會把野獸給嚇跑,那到時候他們吃什麼啊,所以這樣三路進發,可以兼顧到狩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