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陽萬萬沒想到竟然是紅棗,想他闖蕩山林這麼多年,還真沒見過紅棗,這可是好東西啊,在民間有鐵桿莊稼之稱。
“太虛的王,吃。”
牙部落長老抓起一把紅棗,低著身子雙手奉上,不是原始人懂規矩,而是見到上位者的本能,在動物界很常見。
蘇陽也沒嫌髒,但也只拿了一粒放進嘴裡,不錯,就是紅棗,還很甜。
他笑著問:“這是什麼東西,牙部落多不多?”
“叫粒粒,好吃,不多……”
經過牙長老的描述,這些紅棗是部落中樹上結出的野果,很好吃,放幹了,不會壞,因為果子稀罕,價值很高,牙部落也不多,這一大包還是專門拿來獻給太虛圖騰大部落的。
蘇陽當然滿意的收下了,有棗就有核,倘若能打造一片棗林,那可就爽歪歪了。
紅棗的產量很高,後世一畝能達到上千斤,當然也有慘淡的,他要求不高,畝產能有個兩三百斤,就可以奔走相告了。
現在不急,培育各種果樹都需要時間與精力,還有相對安穩的環境,再加上週期長,只能作為未來投資。
事有輕重緩急,什麼五年計劃,以後會有的。
“牙長老,你們那邊的部落多不多?”蘇陽自認為已經是在禮賢下士,首領不好當啊。
“太虛的王,牙周圍還有雙手那麼多部落。”牙長老很高興,覺得太虛比想象中好太多了,就是太虛的首領怎麼是男的。
蘇陽搓了搓手,好啊,有部落就有人口,人多了,發展自然就先快了。
就如後世在發展中其實經歷了很多次搶人大戰,先是人口整體膨脹數倍,達到十幾億那麼誇張,頂不住了就計劃生育。
再到各個城市想要發展,首先就是增加常住人口,再到人口裝不下後,就開始搶奪精英人口,什麼大學生落戶,廉租公寓,八折購房,五年認購等等。
說穿就是以人為本,先求數量後求質量,他覺得沒毛病。
“牙長老,太虛早在很多年前就有了,直到前不久才祭圖騰,現在正缺盟友,你是第一個到來的大部落,太虛與牙以後就是部落聯盟了,允許你再送六個孩子過來學巫湊齊十個人,允許牙與太虛進行長期交易。
太虛有大鹽、陶器、稻穀等等很多好東西,牙部落有危險可以請太虛出戰。
而牙要宣揚太虛的威名,讓更多的小部落加入太虛,或是送人來學巫,共建強大的部落聯盟,就如九黎,一個圖騰部落是不夠了,我希望牙有一天也能成功圖騰大部落。”
這一刻蘇陽再次找到了參加駕考理論時的狀態,那就是化身為聖人的思想,準沒錯。
至於考完後,該怎麼做還是怎麼做,理論不等於實踐!
“太虛的王,牙,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