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陽打算修建的是重力式擋土牆,是以擋土牆自身重力來維持擋土牆在土壓力作用下的穩定,一般都做成簡單的梯形就行了。
無需鋼筋來鞏固,這種做法在後世很常見,也稱為堡坎。
用片石砌牆,頂部寬度一般不低於四十厘米,如果是整理澆灌或用大條石,頂部不低於二十厘米。
當然這個要求,只針對七八米以下的高度。他之前設計城牆時,就參考了擋土牆的要求,後來不得已加寬加固了,以及用了壁柱與圓梁。
現在是真的要修建擋土牆,有一個公式,用高度除以十二,也就是說十五米高,頂部寬度大概要一點二五米。
但在實際修建過程中,有辦法來縮減材料,他利用擋土牆兩端的山體來加固,相當於把牆體鑲嵌進去,在用梯形來卸力承重,最壞的結果,大不了就是擋土牆會往下沉,但不至於崩掉。
下沉只是小事,七八年下沉個一兩米,再往上填補就行了,在地基上多下點工夫,牆體便不會斷層。
建成後,擋土牆內部還要自行填充泥土,這個泥土一般也會跟著下沉,只要不往外面崩掉,都是小事。
估計一千方的石料不夠用,但也不是非得要修十五米高,有個十米高,其實就已經妥當了。
擋土牆中間設計一個石拱門進出上山,進到門內兩邊就可居高臨下的攻擊,再往上還會有一個類似城門的石頭房阻擋,基本可保無憂。
這麼一想,可能牆體十五米真有些過高了,適當降低一下,才方便往下攻擊。
一晃又是幾天過去,石料總算有了產出,已經開始埋地基,因為要往兩邊山體鑲嵌,最後牆體建成,看起來會似一個倒著的梯形。
不過兩邊的山體也是擋土牆的一部分,銜接到一起了。
這樣一來,可以借用山體節約很多石料,他把頂部寬度初步設計成六十厘米左右,應該不會有問題。
在現代,五十米高的水庫堤壩,有辦法把頂部寬度縮減到一米左右,材料全部用條石,重力式梯形設計,毫無問題。
揉了揉太陽穴,他又非建築科班出生,到了原始時期,居然轉行搞建築了,只要不倒塌就算成功,即便真的崩掉,那是天災非人禍。
“蘇巫,我想跟你說祭圖騰的事。”巫女找了過來。
他一拍額頭,竟然把這事給忘了,連忙去叫上煙嵐、商女,當然還有巫女,四人坐下來一起討論,這都能湊成一桌麻將了。
一個現代人靈魂、一個有巢氏的巫、一個圖騰戰士,外加一個神秘的巫祝,誰能想到,此時能聚在一起,毫無違和感。
“巫女你說一下流程,呃,就是那個需要做些什麼準備?”之前圖騰已經確定了,就用東皇鍾,
巫女隨即就說道:“要全族人的血,一點點就可以。”
“這沒問題,現成的,你接著說。”蘇陽心想,咬破手指滴血就行,簡單。
“要很多獸血,有爪子,長牙的獸。”
“這個也沒問題,抓活的回來就行。還有呢,一併說出來。”他覺得沒難度啊,明天就可以祭祀了。
然而煙嵐與商女都很淡定,因為不會有那麼簡單。
果不其然,巫女又說:“還要聖水、發光的珠子、神的食物。其它東西我都準備好了,就差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