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瑜,按照你給的方案,此壇寬一丈二尺,高九尺,設壇三層,四周為青、赤、白、黑、黃五帝壇,以五色土益雜封……”
趙戎邊聽,邊眯眼瞧了會兒,輕輕點頭:
“此山可放置好了奇獸珍禽?用來象徵祥瑞。”
顧抑武頷首,“已經按你吩咐,把半座大離國庫都快搬空了,靈藥靈獸,只要大離有的,全已經放置在了此山上,這個已經儼然是座寶山了。”
這魁梧儒生笑了笑,用行山杖指了指山下,“你看那些軍隊,獨孤氏估計是不放心,不少家當都在這兒了,之前向她通知此事時,這位娘娘還是猶豫了片刻,才應許的,估計是以為咱們又在藉機打秋風。”
面對好友的玩笑,趙戎笑了下,沒接話。
他轉頭打量起這座小山,朗聲吩咐道:
“明日上午,小陛下先行禪禮祭地……身穿明黃禮服,先登上此祥瑞之山,奏響莊嚴禮樂聲,同時咱們要殺白鹿、豬、白犛牛等作祭品,小陛下登上這五色土地壇,跪拜行大禮。到時候,我作為主持之人,會宣讀頌德昭書,向大地宣告離朝功德……”
年輕儒生話語一頓,轉頭忽道:“對了,記載功德的玉牒之書,可否埋在了這地壇下面,這可是重中之重。”
顧抑武代替其他學子點頭,“我昨夜親自監督操辦的。”
趙戎微微鬆口氣,看了眼有點好奇的眾人,解釋起了某種‘禮’:
“光是我宣讀詔書,還不夠,只是走個形式,是念給圍觀的百官與萬千百姓們聽的,而小皇帝要行禪禮祭地,是要與大地對話,在禮儀形式上,我選擇埋一份玉牒之書在土中,上面記載了大離的功德,算是呈給大地‘看’了。”
顧抑武有點感慨:“這個禮倒是容易理解,嗯,還是子瑜厲害,方法多。”
這時,旁邊有個學子開玩笑道:“趙小先生,看來這大地確實是有靈啊,認識咱們的人族文字,溝通起來倒是方便。”
周圍學子們笑了笑,氣氛頗為融洽。
然而趙戎確實微微皺眉。
他看了眼前方那座他設計的地壇。
片刻後,輕輕一嘆。
雖然趙戎是眼下眾學子中,禮藝最精深之人,但是其實他也沒什麼太大的把握。
‘人間帝王’與‘大地’的溝通之禮,他用一份埋地的玉書來呈現,其實是一種中庸之舉。
主要是他實在想不到其他更妙的方法了,難不成讓小皇帝學習下‘大地’的語言?嘰裡咕嚕的對話?
額,這畫面光想想就覺得離譜……
而這與‘大地溝通之禮’,在趙戎的流程安排之中,是整個封禪大典的兩個核心大禮之一。
另一個大禮,便是‘與上天溝通之禮’。
也就是封禪大典的最後,在祭月山頂的天壇所做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