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戎觸弦的手,微微顫抖。
他抬頭看了看天,秋日的初陽才剛剛升起。
趙戎輕輕一笑,“好啊。”
魚懷瑾,你給我記住,千萬千萬別落到本公子手上!
———————
林麓書院大門。
“獨幽有材,於斯為盛”的對聯懸掛兩側。
今日休沐日,又難得是秋高氣爽的晴朗日子,大門處人來人往。
書院士子、墨池學子、千里迢迢而來拜訪書院的大儒名士,熙熙攘攘,來往熱鬧。
此刻,正有一夥腰佩玉壁、氣質儒雅的書院士子跨出大門檻,向外走去。
這夥士子,一行十數人,以三人為首,走在最前方,正有說有笑。
為首三人中的其中一人,乃是一個面如玉冠,有些長臉,但相貌周正的高大男子,正是晏先生門下的入室大弟子李錦書。
此刻,他正旁聽著周圍同年們的言語,笑容溫潤,只是眼底有些無奈之意。
李錦書身旁,與他一起為首的兩個同伴,與他一樣,是與晏先生熟識的兩位書院先生門下的入室弟子,
今日他們三人帶著各自的師弟們,準備去參加書院內某個詩社舉辦的秋日登高詩會。
本來依照李錦書的性子,是很少甚至是幾乎不會主動參加的,以往的他只覺得這些應酬麻煩,休沐日還不如待在屋內研究經義,或去尊經閣讀一天書,或是去老師身前服侍。
只是,讓李錦書無奈的是,自從他們隨著老師從太清府講學回來後,老師對他的態度似乎怪了些,說是嚴格吧,卻也沒有,就像今日,他就是在老師的命令下,不得已出來放鬆,參加登高詩會的,老師說不準其成天閉門不出。
但是說是寬鬆吧,也不算,往日裡為老師做的活計雜事還是很多,而且還多了不少新事情,比如收到老師的吩咐,要經常去墨池學館看下小師弟的學業。
並且李錦書最近讀書遇到一些疑惑去問老師,老師對他講的更多更細緻了,還會反覆考察他好幾遍,確定其沒有不懂裝懂才行,並且很多事情也嚴厲了不少。
李錦書微微一嘆,有些困惱,只是不知為何,他心裡隱隱覺得跟新來的小師弟有關。
李錦書對這位家鄉來的小師弟,是挺親切的,只是小師弟雖然看起來沉穩,但性子也有些跳脫,且偶爾鋒芒太盛,這讓李錦書有些擔憂,不過,有先生照看著,他倒也不用太擔心。
正在這時,與李錦書並排的一位瘦臉士子轉頭笑語。
“錦書,在發什麼呆呢,是不是又在想那位太清逍遙府的佳人了?”
並排的另一位圓臉士子聞言,也轉頭接話,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