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葬元> 第1003、1004節 開國勳貴,與國同休!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003、1004節 開國勳貴,與國同休! (1 / 4)

最後,五等爵位共封二百四十人,兩等勳爵共封一百二十人。這加起來,大唐開國勳貴剛好三百六十人。

開國勳貴,全部世襲罔替!

最算最低的七品雲騎尉,也能代代世襲。不過,按照《大唐典律·爵典》的規定,世襲者必須要經過基本考試,不合格的,不予襲爵。另外,失貞叛道者,輕則降爵遞減,重則革除爵位。

從一品國公到七品雲騎尉,這三百六十人就是與國同休的勳貴階層。他們的薪俸由皇室支給,不走國庫。這樣就保證勳貴階層牢牢和皇室綁在一起,成為皇室最核心的基本盤。

這個數量,多不多呢?

可以說,大唐的世爵數量,比明朝少得多了。

明朝世襲罔替的可不止公侯伯三等爵位,光是世襲罔替的都指揮、指揮使、同知、僉事、千戶官、百戶官等,就何止千人。比如戚繼光,就世襲六品四品僉事。

認為明朝世爵少,純粹是個誤解。明朝開國世爵不但不少,還是歷代之最。很多人認為明朝開國世爵少,那是因為只計算了公侯伯,沒有計算伯爵以下的都督,指揮使等世職。

除此之外,明朝世職的增加也很快。

因為明朝還有一個不小的世職體系:朝天女戶。

明朝受元朝影響不小,比如殉葬制度。而為皇帝和太后殉葬的女子,其家屬被稱為“朝天女戶”。殉葬宮女的父兄,都要封賞世襲罔替的世職,最小的也是百戶官。

截止正統帝(明英宗)廢除殉葬制度,朝天女戶總有數百戶,這又增加了大量世襲罔替的職位。

這麼多的中低階世爵,也是要俸祿的。明朝不光要養龐大的宗室,還要養數量巨大的世爵。

明朝的財政壓力可想而知。

李洛和崔秀寧充分汲取了明朝的教訓,爵位制度就先進多了。

首先,除了越王李律等三個開國親王是世襲罔替之外,從二代之君開始,後世所有皇子不一定都能封親王,可能只封郡王。而且,原則上一律爵位遞減,不像開國親王那樣世襲罔替。

除非,能分封到海外做諸侯國君。

從這個意義上講,後世一個等閒皇子皇孫的爵位,還沒有一個世襲罔替的開國公候爵位值錢。

這種爵位制度,能將宗室和功臣貴族的俸祿開支控制在很小的範圍之內,不會影響到國家財政,也不會太影響皇帝內庫。

眼下所有功臣世職,不過三百六十,就算後世緩慢增長,幾百年後也增長不了多少,五六百人頂天了。

那麼,大唐勳貴的待遇如何呢?

一句話概括,不如先秦兩漢,強過唐宋明清。

大唐土地國有,任何人只有使用權,勳貴當然沒有封地,但是有封邑。

封邑也就是莊園爵田,世代擁有使用權。但是不能像封地那樣封君可以自成小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