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聽完情況通報後都是眉頭緊鎖。這一仗,實在太難打了。
上一次社主親自入山進剿,不過是帶領數百人剿滅一個部族,入山不過數十里而已。
而這次,要率領數千人,深入大山一百多里……這風險實在是太大了。其他不說,單論這瘴癘蛇蟲,就是一個頭疼的問題。
可如果任由生番大軍主動出山,兵分五路而來,雖然能以逸待勞,但風險更大。因為生番的數量實在太多,簡直防不勝防。只要有一路殺到後方,就是天大的損失。
李洛道:“你們都說說,這一仗該怎麼打?”
眾人議論紛紛,不斷有人出來發言,最後還是回到崔秀寧前段時間就定好的方案:斬首行動。
只帶領最精銳的千人戰隊,悄悄潛入,在生番大會當天襲擊陀朵山,將前來參加盟會的各酋長族老等生番中堅人物,全部斬盡殺絕。
如此一來,幾十個生番部族都會陷入群龍無首的境地,百族聯盟就不攻自破了。然後,再啟動重點圍剿,一個個收拾。等到生番的丁壯大量損失之後,最後大張旗鼓的全面圍剿,徹底一統山海。
生番兵馬再多,那也需要在盟會開完組建聯軍之後。在此之前,他們當然還是一盤散沙。所以九月一日當天,陀朵山不會有太多生番兵力,剛好有利於實施斬首計劃。
一千人戰隊,目標並不算大,比幾千人一起出動隱蔽的多。就算萬一全軍覆沒,損失也有限。
最後,李洛決定在保安團和他帶來的護航鄉勇中挑出八百人,臨時組建“斬首戰隊”,由虎古,楊序,朱頷,張斂四人親自統帶,曾渡為嚮導。
將所有輕便的皮甲,神臂弓,都配備給“斬首戰隊”。根據情報,陀朵山並不是一個山寨,而是一個祭祀山神的“祭山”,所以不需要攜帶攻堅武器。
斬首戰隊的成員,都是精銳戰兵。就算“斬首”失敗,生番也沒有能力留下他們。
八月二十九,斬首戰隊成立,隊員全部到位,還配備了幾名隨軍郎中,攜帶黃花蒿,黃連等各種藥物。
八月三十日大早,保安團的營地上,四員將領和八百人的斬首戰隊,就已經等在校場上,等李洛下令出發。
他們人人穿著皮甲,揹著水囊,挎弓帶刀,其中很多人還帶著神臂弓。
按照計劃,他們上午入山,到黃昏時要走六七十里山路,然後在山林中宿營修整。等到第二凌晨,乘著矇矇亮再趕四五十里,臨近陀朵山時,先在山林中休息一個時辰,下午必須要對陀朵山發動攻擊。
這樣的安排,既能最大限度的隱蔽,也能不太疲憊。
路線和地圖已經全部規劃好。曾渡挑選了一條最隱蔽的山路,崔秀寧把在哪裡宿營,在哪裡歇息,在哪裡埋伏的具體地點都定了下來。
當然,李洛也強調,計劃不如變化,一旦需要,四個將領完全可以臨機更改。
李洛和崔秀寧雖然不帶隊出征親赴險地,但送斬首戰隊出征時,仍然穿著一身嶄新的玄甲。他們這身玄甲是顧鎧之前專門替兩人定製的,比起其他玄甲,不但更加合體,也更加華貴些。
崔秀寧的玄甲,也明顯和男甲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