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他們看見他徐某人這裡真的拿出上億的資金,去捐建那麼多希望小學,駱永和顏世晉,還有什麼理由懷疑他徐某人的動機?
行動,永遠是最好的說辭。
……
這件事之後,徐同道才騰出手來,考慮老家老房子重建的事。
他讓三元地產那邊出幾個設計方案。
四合院、小洋樓的方案,他要求各出兩套。
答應母親的事,他不想拖延。
轉眼,一個多月過去。
他要的四份方案,都交到他的案頭。
他自己一份份都翻開、細細看了幾遍,看完之後,他並沒有做出決定,而是帶著這四份方案回家。
晚飯後,把四份方案設計出來的效果圖,拿出來給母親和妻子魏春蘭看。
然後徵求他倆的意見。
至於妹妹和弟弟的意見?
他沒打算考慮。
一來弟弟、妹妹最近都在外上學,平時不回來;二來,老家房子重建,主要是給母親養老所用,所以,他覺得母親的意見才是最重要;三呢!這次建房的錢,肯定是他來掏,既然是他出錢孝敬母親的,那關弟弟、妹妹什麼事?
唔,其實還有一點——他怕麻煩。
他知道任何一件事,發表意見的人多了,最終就越難統一意見。
所以,不想麻煩的話,就儘量讓發表意見的人少一點。
不信?
舉個例子:談婚論嫁的時候,如果幫助女方拿主意的人太多,往往就要砸鍋,因為總有人覺得男方不好,在女方面前說壞話,動搖女方的決定,而結婚這種事,是需要一股衝動的。
考慮太多的人,往往很難走進婚姻的殿堂。
……
言歸正傳。
四份效果圖,在母親葛小竹、妻子魏春蘭手中輪換,她倆看得都很認真、很仔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