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長老,輕輕嘆口氣。“時間不早,老夫不送二位,”
不放。“別,別呀!
老石這麼快就下逐客令,不通人情!
我們思來想去,這不行,盡數透過,完全不合理!”
睏倦。“歷來賢者皆認,為將帥者,只需掌握文字即可,又非教學育人鑽牛角尖不回頭的老學究,並未一定要達到某種成就!
你們覺得,以年不過十歲少女,心智,還要多少高度?
再有,出身困境的貧苦人家,可能根本沒有機會來識文斷字,掌握要點。是否這一考核本身,就有失公允!”
悶聲。“但這樣試卷完全公佈出去,定要再遭受一番流言蜚語。咱們的威信,至關重要,”
打斷。“第三環節,既有老夫評定,自會解釋這一切,兩位無需擔心。”
扭臉。“說的輕巧!”
山長老,數著。“二,四,六,七,七個,這數目,不對吧?”
風長老,點頭。“是,是,我記得參賽女孩,是八個人,試卷少一篇,怎麼回事?”
這老傢伙,以權謀私?
矛盾。
風和水二位精明的老頭子,眼不花耳不聾,檢查出文章缺失一篇,僅有七副作品在案。
那最後的參選女孩,難不成根本不識字?
深知其為人,定不會無緣無故出現紕漏。如果這個老石頭如此放水,有意也讓她透過的話,那一旦東窗事發,麻煩可就大了!
退避。“怎會,是你們看錯了!”
逼近。“少了就是少了,休要瞞我們!”
盯著。“鬼鬼祟祟的,你想藏什麼,”
果然瞥見石長老,袖口正塞著一卷白紙,二老極力搶奪到手,攤開竟是最後一副書詞作品。
洋洋得意,擠一處觀看!
字型靈秀,真美俊逸。驚奇的是,這寫法確是少有人能掌握的國家流通的一種行署文,只有在特殊重大場合,才會使用的寫法。
《祭潯雨》
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春風庭院,侵階青苔。
一行珠簾閒不卷,終日誰來?
金鎖已深埋,新氣高來。
晚夜天靜月華升,遙想水天雲間影,空照江月徘徊。
銅鏡映嬌顏,花黃雲鬢前。潭中傾麗影,不語歡心言。
幽谷駟馬馳,絕影塞外天。一筆流雲寄,一馬定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