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青白。
一朵一朵棉花糖般黑雲,浮浮游動。
風氣低壓,即欲落雨。
潯陽山畔,許多村民正悶頭播灑耕種。一條條田埂延伸著,人人神態輕鬆,一副習以為常的樣子,就如同在這‘雨前勞作’是一種享樂!
刨坑填土,額角汗滴。衣衫單薄,至連一身遮擋風雨的蓑衣都沒準備。
外者如見,定嘖嘖稱奇,‘您老不去躲避馬上到來的暴風雨,不趕緊回家收衣,非要趁這時幹活,是何道理?’
不得不講,此域這‘雷聲大雨點小’的特殊節氣!
居三方山隘,溼潤豐足。內屬漏斗型腹地,溝渠夾縫。水氣凝結淤堵,上空雲密。徘徊往復,形成一密閉的黑灰霧團不去,時不時老天爺心情不好,就就要痛心的擠出幾滴眼淚。
細細密密,連綿不去,以致天上能露燦爛太陽的日子屈指可數,更休提春色無限,陽光明媚景象壓根都不曾發生過。
總不能一遇毛毛細雨,便困守家中,掰著手指,祈求雨休?
所以冒雨做工,還必須趕在泥濘之前排溝成壟,否則成爛泥灘,就不好收拾了。
但利弊相互的,一項好處,就是種子不需人工蓄水,節省力氣,成活率大大提升。
蓋因環境如此,光源不透,造成潯陽山附近大多莊稼,一直是收成產量不佳,勉強滿足溫飽尚可,卻少有餘糧為續。
衛隊長齊勒,頭前領路。
見他什麼時候都是一副心有餘悸模樣,令人惶恐不已。
朱小心這塊甩不掉的‘賴皮糖’,緊墜艾雨身後,貼身親密,把臂同遊。
按她話說,跟那幫‘腦子缺條線’‘神經少根筋’的各種奇哉怪也的導師們呆一起,早晚要憋出毛病。不得失心瘋,遲早傷人命!
山坡陡峭,愈發靈秀。
她那伶牙俐齒的小嘴,亦不由精神大發,蹦蹦跳跳,狼嚎起荒腔走板的野山調。
難聽至極。“野蘿蔔,開花呀!
長著一條條根吶!
小寶貝,美美吶,四處勾,勾男人呀!”
半山腰。
齊勒,指著山間小築。“再一轉角即到,我也是奉命第一次來。
據說這位仙長,性格沉悶,不善言談。你們還是多加留心,切莫擾了老人家的山裡的清修。”
邊走便介紹,此人姓白,順口喚其‘白老’。
年賽七旬,仙風道骨,謀略超人,智慧通天,上知天文,下曉地理,精修五行,八卦奇門。
常年卻喜著黑色長衫,與他鬚髮皆白很不搭調。醫學造詣極高,鎮中高明大夫束手無策的頑疾,在他手中也能妙手回春。
更有甚者,言其施救過程中,雙手可取紫雲光火,霹靂雷電!